jxcaipu logo
立夏,來碗豌豆飯,開始我們的盛夏時節吧。
8.3萬 熱度 9 收藏
挫睡狗窩的豬季窩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

這個節氣在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經確立了,預示著季節的轉換,為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

春從花上去,去得匆匆,風過竹間清,過得輕盈,說的都是春韻。

春去,即便是挽不住的餘韻,依舊取一瓢山泉,煮了明前新採的綠茶,在竹林深處,聽風,看雨。

而等到綠蔭遮了這天光,幾束光陰灑下,日子過得懶懶,午睡沉得熏熏,叫人寧願長醉不醒,則是夏了。

詩說,卻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開,想來,這石榴花遠比人來的長情,。

那竹間的賞花之人,想必,多半正忙著為立夏準備時新應節的吃食,這天多半吃的是豌豆飯。

兒時,記憶中的夏天,是從一碗母親親手做的豌豆糯米飯開始的,豌豆的鮮香,米飯的軟糯,至今還記憶猶新。

夏半,煮一鍋鹽水毛豆,是父親最愛的下酒菜。

趁著夏夜,在小院裡支起桌椅,涼風習習,蟬鳴蟲叫,聽父親講年輕時的故事,母親端了用井水冰好的西瓜,是透心的涼。

然而,又逢立夏,早已沒有了當年對於節氣的期待,鋼筋水泥,車水馬龍的都市,立夏,也只是初夏薰風瑟瑟的普通一日。

在高層的窗前,吃一碗豌豆飯,也只關乎夏趣,和晚風與小院再無關係。

圓圓的糯米用水浸泡,吸滿了水分,胖胖的身子微微漲開,與翠綠的豌豆在一起,顯得格外的清新。

香菇,鹹肉,胡蘿蔔切丁,一粒粒,彩色的蔬菜丁,在鍋中翻滾,包裹上油分,晶瑩發亮,跳動著,滋滋作響。

小時候鄉間最平實的黃泥灶,柴禾累累,慢火細細地煨,軟炊出一鍋如牙細米最為完美。

而現代都市,即便是野寺的僧侶,柴灶炊煙的景象也再尋不得,更何況尋常人家。

米飯入鍋,按了電子按鈕,坐等報時器滴滴作響,一鍋豌豆飯就已做好。

開鍋時,蒸汽嫋嫋而上,伴隨著迷人的香氣,飯香肉香蔬香纏綿作一處,光潤的白米飯亂點著淺碧的綠豆,各種蔬菜丁花紅柳綠,比朱櫻綠筍俗一些,也更香更具煙火氣,是尋常百姓家裡的最尋常夏日的一碗豌豆飯。

如今,這立夏的晚風帶著回憶年年有,歲歲如昔,風光再麗,煙波再好,也終不懼以後沒有,這些風光,這些歡喜都太尋常。

而吃的人往往也只是嘗一嚐鮮,罷了輕讚一句,‘嗯,立夏的豌豆飯,和往年一樣。’

和往年一樣,風味最尋常,味也最長。

時間:10-30分鐘
食材
大米 一大碗
糯米 一小碗
胡蘿蔔 半根
香菇 五朵
臘腸 3小根
豌豆 一小碗
洋蔥 半個
生抽 兩勺
烹飪步驟
  • 步驟 1/9
    食材洗淨待用。
  • 步驟 2/9
    剝一碗豌豆。
  • 步驟 3/9
    毛豆剪去兩邊的豆莢。
  • 步驟 4/9
    胡蘿蔔,洋蔥,香菇切丁。
  • 步驟 5/9
    臘腸切丁。
  • 步驟 6/9
    大米和糯米混合均勻,淘洗乾淨。
  • 步驟 7/9
    鍋中放油,將蔬菜丁,臘腸丁煸炒出香味。不用炒熟。
  • 步驟 8/9
    加入米,倒兩勺生抽。翻炒均勻。
  • 步驟 9/9
    倒入電飯鍋中。
小貼士

1、蝦仁擺好入鍋蒸之前可以灑點鹽,會比較入味,這裡沒有撒鹽,我家人口輕。

2、剝蝦皮快到蝦尾的時候要輕一點,否則蝦尾容易剝掉。也可以不要蝦尾,留著蝦尾會比較好看些。

3、日本豆腐比較容易碎,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釋出於 2018-09-04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