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驟 1/22
五花肉與瘦一點的前腿肉各一塊,肥瘦三七開。也可以用純五花肉和純前腿肉,看個人喜歡。
-
步驟 2/22
豬肉烙皮後刮洗乾淨,加紅燒醬油、薑片、白胡椒粉、料酒、花椒,將肉充分揉搓按摩。關於烙皮---我們四川吃豬肉喜歡烙皮,有條件的,在火上把肉皮燎燒至焦黃,再刮洗。沒條件的,就把鍋燒得極熱,不放油,肉皮緊貼熱鍋烙得焦黃,稱之為烙皮。這樣豬肉皮吃起來更Q彈哦。
-
步驟 3/22
加了調料的肉,蒙上保鮮膜醃製兩個小時。
-
步驟 4/22
這是醃好的肉。
-
步驟 5/22
鍋裡燒水,連肉帶醃料和汁水,統統放入鍋裡,再加一些紅燒醬油、料酒、鹽、冰糖、八角、草果、小茴香、桂皮、丁香、幹橘皮、香葉、三奈。
-
步驟 6/22
加蓋中火燉煮約四十多分鐘,燉得軟一點更好吃。
-
步驟 7/22
在燉肉的時候,準備製作白饃。麵粉500克(其實多少隨意,看你吃多少饃)。
-
步驟 8/22
溫水約280克,酵母3克,與麵粉調和。
-
步驟 9/22
揉成光滑的麵糰,麵粉的吸水程度不一樣,觀察干稀狀態,適量增減麵粉和水,醒發半個小時。
-
步驟 10/22
麵糰分成約60克一個的小劑子。我留了幾個小劑子做牛肉餡餅,做了八個白饃。
-
步驟 11/22
揉好,擀成牛舌狀。
-
步驟 12/22
再捲成圓形。
-
步驟 13/22
按扁,再次擀麵,成圓餅狀。餳15分鐘。
-
步驟 14/22
平底鍋燒熱,不要放油,放餅下去,轉小火,加蓋燜著烙饃。
-
步驟 15/22
兩面烙得色澤金黃。注意觀察狀態,經常翻面,不要烙糊了。每家火力不一樣,我一鍋同時烙三個餅,烙熟大約花了十幾分鍾。
-
步驟 16/22
這是烙好的白饃。
-
步驟 17/22
這邊廂,肉也燉好了,夾出幾塊浸泡在肉湯裡的肉。
-
步驟 18/22
在菜板上將肉切或剁成碎塊,我家帆少喜歡吃稍微大塊一點的肉,有滿足感。^_^喜歡香菜的親們可以剁一點進去。
-
步驟 19/22
兩個誘人的肉夾饃,拍完照得趕緊第一時間啃起來!
-
步驟 20/22
看它們明明是饃夾著肉,為何叫肉夾饃?帶著這個問題,我特意去百度了一下:“肉夾饃”的叫法源自古漢語,是一種賓語前置,其意為“肉夾在饃中”。 外地人首次聽說肉夾饃,都認為是病句,肉怎麼能夾饃?這就是與古漢語有關了,肉夾饃,其實是"肉夾於饃"。老百姓無需文謅謅地講之乎者也,加上西安人性急,直爽,省去"於"字,喊起來便當,就像吃麵不嚼一樣,有快就有慢。原來如此,學習了。有網友告訴我,陝西話饃夾肉聽起來像沒夾肉,所以反過來唸肉夾饃,這個說法更形象呢。^_^
-
步驟 21/22
2017年1月6日,再插入一則做肉夾饃的心情故事。#肉夾饃提前出爐#今天的肉夾饃,差點讓我和奶奶相擁激動流淚!絲毫沒有誇張。滷肉經過我的獨家滷料砂鍋慢火燉煮倆小時,再浸泡,軟糯化渣,滷香逼人。而對於白饃的製作,我更是給予了最大的細心和耐心,踏踏實實揉麵,發麵時間的把握,每一步都做到極致(有點自誇的成分,但這是事實)。二發時,先搭一個簸箕,再蓋溼紗布,讓麵糰充分沐浴在溫暖溼潤的小天地裡。烙餅的後期,將餅立於鍋邊,滾動受熱,模仿泥爐子的流程。結果這饃出鍋,綿軟又有嚼勁,入口沒有絲毫乾澀,用它的上佳口感回饋了我的真情付出。話不多說,趁熱剁肉夾饃,大口吃起來。奶奶和帆少已沒有更多的語言來表達,“好好吃哦,好好吃哦,好好吃哦~~~”的讚美聲,在家中飄揚。[愉快]親愛的朋友們,求求你們了,跟我學做肉夾饃吧,保你立馬拴住男人的胃,哦不,全家人的胃!^_^什麼?還有滷豬肚和滷蛋?先別管,今天的主角,是宇宙無敵肉夾饃!
-
步驟 22/22
看這簸箕裡的饃,多誘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