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腸是安昌人們特有之菜餚,富有地方特色,流傳歷史悠長。 清時,安昌鎮上仕宦、商賈聚商,對酒席上下酒之物,頻作講究。初時僅腐皮卷精肉,後改灌入豬腸,並輔以佐料,因香味優異故稱香腸。經年復一年的製作,對工藝和配料上也越有推敲,逐已列為寒冬季節宴席上不可缺少之佐餐佳品。 民國時期,鎮上三元樓、明華樓菜管,萃茂昌、同茂泉等酒肆曬制香腸、魚乾作“酤酒坯”,以招徠顧客、兜攬生意。 製作香腸需要選用上等精肉,切成小塊,輔以醬油、老酒、味精、適量糖等六、七種佐料,抖勻後灌入豬腸,分段結紮,即行晾曬。 香腸是一道典型的安昌風味佳餚,蒸熟切片後,色澤紅白相間而油潤,香味馥郁而濃醇,略帶甜味,油而不膩,色味特殊,勝似火腿。 每到冬令季節,安昌民居廊沿窗前、沿街廊下掛滿香腸,為歲末“年夜飯”必備之菜,意為嚮慕長久團圓。
古時安昌人外出經商、做官、做師爺都會帶上香腸,以寄思鄉之情。所以,香腸被身在異鄉的安昌人視為“思鄉菜”
臘腸蒸時淋一點水蒸就不會太硬,青椒大火爆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