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打滾,又叫“豆麵糕”,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種之一,早在200多年前便從粘食中演變成大眾化小吃。
驢打滾起源於承德。
承德地區自古盛產一種黍米。這種米性粘,承德叫黃米,可悶乾飯,或碾成粉用來做粘豆包、年糕和“驢打滾”。
滿族人本就喜吃粘食,因為滿族的狩獵生活經常是早出晚歸,吃粘食耐餓。
“驢打滾”是用黃米麵加水蒸熟,和麵時稍多加水和軟些,另將黃豆炒熟後,軋成粉面,製作時將蒸熟發黃米麵外沾上黃豆粉面擀成片,然後抹上赤豆沙餡(也可用紅糖)捲起來,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塊,撒上白糖就成了。
它以黃豆麵為其主要原料,故稱豆麵糕。
但為什麼又稱“驢打滾”呢?
似乎是一種形象比喻,製得後放在黃豆麵中滾一下,如驢打滾揚起灰塵似的,故而得名。如今,很多人只知雅號俗稱,不知其正名
紅豆沙甜味很重,所以糯米麵中不用再加糖,如果喜歡甜味重的可適當的稍加一些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