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打滾,是滿洲以及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種之一(滿洲地區一般叫豆麵卷子),它的原料是用黃米麵加水蒸熟,和麵時稍多加水和軟些。源於滿洲,緣起於承德,盛行於北京。由於清朝的八旗子弟愛吃粘食,“驢打滾”很快就傳到了北京,成為北京的一種風味小吃。自古以來承德地區就盛產一種黍米,據《熱河志·物產》記載:“黍,土人稱為黃米”。這種黍米,性粘,承德叫黃米,可悶乾飯,或碾成粉用來做粘豆包、年糕和“驢打滾”。喜吃粘食本來是滿族人的傳統,因為滿族的狩獵生活,經常是早出晚歸,吃粘食耐餓。“驢打滾”就是在200多年前從粘食中演變出來的一種大眾化小吃。可見“驢打滾”的叫法已約定俗成。如今,很多人只知雅號俗稱,不知其正名了。現各家小吃店一年四季都有供應,但大多數已不用黃米麵,改用江米麵了,因外滾黃豆粉面,其顏色仍為黃色,是群眾非常喜愛的一種小吃。
驢打滾的製作配方不需要那麼精細,只要把麵糰的柔軟度和好就行了,白糖這些加多加少看你喜歡的甜度。水要慢慢加入,不要一次全部倒進去了,萬一不小心倒的太多太軟了,不要擔心,可以再加些糯米粉進去,直到自己滿意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