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自制豆腐皮
4.9萬 熱度 176 收藏
麴運鋒炒

豆腐皮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營養價值較高;

豆腐皮含有的大量卵磷脂,防止血管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保護心臟;並含有多種礦物質,補充鈣質,防止因缺鈣引起的骨質疏鬆,促進骨骼發育,對小兒、老人的骨骼生長極為有利。

前幾天淘寶拍的模具,早晨網上看到快遞到了,就泡了黃豆,下午模具送來,晚上迫不及待的實驗了一下做豆腐皮,做的很成功,沒有一張破了,呵呵,好高興,趕緊和大家分享哦

豆腐皮味道很香,很勁道,也很薄,我用250克黃豆做出了270克豆腐皮,一共是6寸大小9張,看著自己做的豆腐皮很興奮,嚐嚐味道超好哦,黃黃的,真是色美味香,可以炒、拌、滷和做素雞了,

食材
黃豆 250g
酸漿 500ml
2500ml
烹飪步驟
  • 步驟 1/16
    泡豆:將黃豆浸泡一夜,豆水重量比為1:3,泡好的黃豆約為原來的2倍,夏季6—8小時,春冬季12小時左右,如浸泡時間過長會影響出漿率
  • 步驟 2/16
    磨漿:我用的飛利浦料理機,將泡軟的黃豆加入2500克水(幹豆和水的比例是1:10以內),為了提高出漿率,我都是磨兩遍,
  • 步驟 3/16
    濾渣:準備好功率豆漿的布袋,將打好的生豆漿倒在布袋中,用手把豆漿擠出,過濾後的豆漿放在鍋內,紗布最好是密一點的那種,過濾不好煮漿時容易糊鍋底,如果紗布不密,就要過濾兩遍
  • 步驟 4/16
    煮漿:過濾後的豆漿放在鍋內煮開,將表面的泡沫撈出,豆漿煮開後還要繼續小火煮五分鐘左右,把漿煮透煮香,注意一定不要離開,要看著鍋以防溢位
  • 步驟 5/16
    點漿:酸漿500克兌水500克兌成酸滷。煮好的豆漿關火,降溫到80度才可以點漿,加入450克左右冷水至鍋中,加好後我都是測一下溫度,剛好80度的,將兌好酸漿水分一勺的慢慢倒入鍋中,此時用湯勺在鍋中慢攪、輕攪。將分散的蛋白質團粒 凝聚到一起。當豆漿開始出現絮狀沉澱物並且與水分離就可以了,點好後要保溫靜止20分鐘左右,豆腐皮點漿要嫩一點
  • 步驟 6/16
    模具:買的豆腐模具溫水洗乾淨
  • 步驟 7/16
    模具鋪上豆腐布
  • 步驟 8/16
    準備好一根長的布條,壓豆腐皮用的
  • 步驟 9/16
    豆漿已經凝固
  • 步驟 10/16
    攪拌:用手抽把凝固一起的漿攪拌成小顆粒
  • 步驟 11/16
    攪拌好是漿用勺子均勻的倒入模具,鋪滿,用勺子盛豆花進去,最好每次盛的一樣多,這樣做出來的豆腐皮就差不多一樣厚
  • 步驟 12/16
    鋪滿一層,把布條蓋在上面,再把豆漿鋪滿第二層,把布條蓋在上面,以此類推直到把豆花都用完
  • 步驟 13/16
    最後用最外面的布包好
  • 步驟 14/16
    蓋上模子的蓋子,自己掌握壓制,總之越重越好,壓制90分鐘左右以後,
  • 步驟 15/16
    開啟蓋子,就看到一張張豆腐皮了
  • 步驟 16/16
    要慢慢的揭啊,很薄的豆腐皮啊
小貼士

降溫到80度才可以點漿,可以自然冷卻,也可以加450克冷水冷卻

釋出於 2023-01-06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