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人稱之為包菜的,原來有許多種叫法。通俗的如圓白菜、捲心菜,特別的如甘藍、椰菜、高麗菜。甘藍是北方人的叫法,椰菜是粵人叫法,高麗菜則是閩南和臺灣人的叫法,這幾種鮮為人知的包菜別名是我看到《蔡瀾食材字典》後才有所瞭解的。當一個人沒有條件去行萬里路,多讀書顯然是一個汲取新知識的好通道。
為什麼手撕包菜比刀切的好吃?李碧華對此有過詳細的解釋,我覺得她釋之有理。——奇怪,懂吃的總以文人居多,他們旺盛的食慾在自己的文字中時常表現得一覽無餘,這難道同腦力工作消耗能量大有關?記不清李碧華的所有解釋,不過其中一二條尚存印象。大概是手撕的包菜橫斷面參差不齊,調料易滲透入味;再者,蔬菜不與鐵刀器接觸,營養成分丟失少,炒出的菜鮮。我覺得這二條足以能詮釋為什麼手撕包菜比刀切的好吃。
我沒有放糖,因為我用的蠔油和醋都帶有甜味,再加糖就太甜了。調味時,先放醋能保證菜的爽脆。這樣手撕包菜的酸辣味更足也就更入味了。 豬油燒素菜香,如果不敢吃豬油,可在植物油時混進一點豬油;一定要有老陳醋,酸味足;蠔油增鮮。這些都是使手撕包菜更入味的不可少的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