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開放之初,國門剛開,有部分學術交換教職人員,也走出去,除了進行學術交流外,還附帶一些西餐中的知識帶回來。在俺協作某校老師開發一個微控制器程式燈光控制器時,咱請了他去吃西餐,具體吃了些什麼,都忘記了,只是吃了這頓西餐後,他對俺傳授這方面知識的態度有了很大的轉變,直到合作結束那天,他主動要求去同一的餐廳吃同樣的牛排。事後,問他,為何要吃過同樣的菜式,他說,那道用“谷飼”牛肉做的牛排,味道、口感都非常好,在國外,吃著谷飼牛肉做的牛排,也算是貴价菜,這般安排,也是對客人的尊重。從那時起,在採購這類食材時,就格外注意它的切割部位、牛隻的飼養方式了。因為,儘管是同一樣的食材,不同飼養方式對原料的醃製、製作是不一樣的,這樣才能夠將食材最大限度發揮出特有的風味來。同樣,作為本菜的原料——牛仔骨,也分為“谷飼”與“草飼”兩種,這可以跟上一個《雙椒牛仔骨》比較下,它們在醃製、製作與配搭之間的不同來。
草飼牛仔骨的肌肉纖維較粗糙,在步驟3的醃汁中可加入適量的嫩肉粉讓肉質變軟。想吃到勁道的口感,則不要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