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臘八粥
6.9萬 熱度 889 收藏
際糙低棠巡

臘八粥又稱“五味粥”,“七寶粥”,“八寶粥”。相傳,此粥與佛祖釋迦牟尼有關,因此又稱“佛粥”。據說釋迦牟尼遍訪印度各山大川,飢渴勞頓,昏倒在地。幸遇牧羊女以野果雜糧熬喂之,而得精神煥發,在菩提樹下打坐冥想,終於12月8日得道成佛。其信徒遂將此日定為成道節,並仿牧女熬粥紀念,名曰“臘八粥”。中國喝臘八粥的習俗是從東漢以後,佛教傳入中國後才有的事。傳至清朝,雍和宮熬製臘八粥成為一樁盛典,場面極為壯觀。雍和宮熬粥的鍋口徑2米,深1.5米,可容米20-30擔(每擔為60公斤)。臘八粥由10餘名身強力壯經過專門訓練的廚役熬製。初七一早下令升火,按數下料,粥鍋旁裡三層外三層站滿了人。最裡三層,是熬粥廚役、誦經的喇嘛和捧經的眾僧徒。餘為送粥的太監。熬粥完全燒用木柴,一共熬成6鍋。第1鍋送太廟、壽皇殿及清宮內、西苑內廟宇佛堂,供祀先祖神佛。第2鍋送至帝、後,賜予嬪妃皇子皇孫。第3鍋給在京都親王、寺廟僧徒。第4鍋給在京的文武百官和地方大臣。第5鍋給雍和宮捧經的喇嘛僧徒。第6鍋發給民間百姓。皇帝吃粥十分虔誠。先親手將粥供著佛前,拈香跪拜,香盡之後才取回食用。據說,吃了神佛用過的粥,就會得到神佛庇佑,四季平安。道光帝有《臘八粥》一詩:“一陽初夏中大呂,谷粟為粥和豆煮。應節獻佛矢心度,默視金光濟眾普。盈幾馨香細細浮,堆盤果蔬紛紛聚。共嘗佳品達妙門,妙門色相傳蓮炬。童稚飽腹慶昇平,還向街頭擊臘鼓。”不過。。。這時候的粥不涼了嗎?佛祖當年吃的粥料無從考究。有很多臘八粥方,此方很家常。即便如此,家中也搜不出菱角和青紅絲,想必此粥出自江南?好在臘八粥在其料多,倒不必拘泥於非此不可。菱角換做薏米;青紅絲用枸杞,這兩者的作用無非是新增色彩,增加粥品的觀賞度。遲疑著減少了紅糖的用量,而後慶幸,虧得把白糖略去,若是原方足量,這甜度就不是自己願意消受的了。以後還是作原味的粥吧。

時間:1-2小時
食材
糯米 20g
粳米 20g
粟米 20g
秫米 20g
紅豆 20g
薏米 20g
葡萄乾 10g
栗子 20g
紅棗 20g
花生 10g
瓜子仁 3g
核桃仁 3g
枸杞 20g
糖玫瑰 3g
糖桂花 3g
紅糖 25g
烹飪步驟
  • 步驟 1/11
    用料
  • 步驟 2/11
    將各米、豆洗淨瀝水
  • 步驟 3/11
    紅棗去核切小丁
  • 步驟 4/11
    核桃仁切碎
  • 步驟 5/11
    栗子去殼切小丁
  • 步驟 6/11
    將各小料倒入電燉鍋內膽,枸杞,糖桂花,糖玫瑰,紅糖除外,
  • 步驟 7/11
    加水至滿
  • 步驟 8/11
    放入電燉鍋,低溫檔,隔水燉煮一夜
  • 步驟 9/11
    晨起,米爛,加入枸杞,糖桂花,糖玫瑰,紅糖
  • 步驟 10/11
    攪拌均勻,再燉15-30分鐘
  • 步驟 11/11
    盛出食用
小貼士

晨起食粥,有益胃氣。

秫,《新華字典》:“粘高粱,可以做酒。”《辭源》:“稷之黏者謂秫。可以釀酒。”

釋出於 2019-07-02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