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們常採紫藤花蒸食,清香味美。我做的老北京黑麻紫藤花餅出爐.把浪漫的紫色春天吃進肚子裡,愛食物人給閒花的歸宿。在強調環保的今天,貌似摘花做食物有點“葉公好龍”的意思。這款點心的形成實則不然,我是不會那樣蠻幹的。不過是看一堆中學生揪了玩,然後把好多扔在花廳廊下石桌上,無奈的花花們似乎在向我求救這不該是因為美麗而有的淒涼下場,於是我將石桌上整齊一些的拿回家好好的清洗,做了也是久違的記憶中紫藤花餅也叫藤蘿餅。過去是不加黑芝麻的,我加了貌似不地道了,但好吃更健康就是硬道理不是?青春期的衝動啊,我能理解但不想原諒,這些淘氣孩子,辯證一下將來也沒準就有棟樑在其中?
1.麵皮和餃子面軟硬。
2.要包嚴
3.喜歡更酥脆的口感可用豬油,黃油做油酥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