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彩椒豆腐丸
7.3萬 熱度 75 收藏
悤孤島舊夢少男舊

彩椒豆腐丸+自制滷水豆腐家庭自制豆腐,其實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基本的流程是:泡豆子、磨漿、濾豆渣、煮豆漿、降溫、點豆漿、壓豆腐成型。仔細看看這些過程,最重要的過程應該是點豆漿。只要掌握了點漿這個步驟,你就能作出合格的豆腐。其實我也是一個初學者,做過之後發現,豆腐製作完全沒有想象的那麼難,只要細心總結,做幾次也就像模像樣的了。家庭自制,想要的最終結果是吃的安全放心,在不斷的製作中總結提煉,總有一天你也能作出令你滿意的豆腐。點漿的過程是最重要的,我們今天就先來了解下點漿的原料。豆腐根據點漿原料可以分為幾種:酸漿豆腐、滷水豆腐、石膏豆腐、內脂豆腐。酸漿豆腐:是指利用酸性漿水使蛋白質沉澱,凝固結塊,製作豆腐。初次製作酸漿豆腐,原料可以選擇白醋、檸檬汁,沉澱後析出的清的漿水舀出來儲存,漿水裡面的乳酸菌發酵變酸,可以再次製作時使用這些酸漿來點漿制豆腐。白醋或檸檬汁與清水1:5勾兌,慢慢攪入豆漿中即可。滷水豆腐:滷水豆腐用的是滷水點漿,鹽滷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鎂,溶於10倍清水,將滷水慢慢攪入豆漿中即可。滷水豆腐硬度、彈性和韌性都較強,被稱為老豆腐、北豆腐。北方的豆腐,大多是滷水點出來的。石膏豆腐:石膏豆腐用的是石膏水點漿。石膏豆腐質地軟嫩、細膩,相比滷水豆腐含水量高,顏色白,被稱為南豆腐。內脂豆腐:用葡萄糖內脂作為凝固劑做出來的豆腐就是內脂豆腐。內脂豆腐更軟嫩、細膩,含水量更高。好了,這些也是我做豆腐前學習的,基本都給大家總結出來了。可以根據個人對豆腐的要求,來選擇想要的凝固劑。其實,別看我說的熱鬧,我真正試過的,就只有滷水豆腐。我是北方人,愛吃的就是質地緊緻的那種老豆腐,所以我先買了鹽滷,實驗的第一種也是滷水豆腐。不過,製作豆腐的方法其實是完全一樣的,凝固劑雖然不同,但是手法學會了一種,一通百通哦!不信,你就跟著我一起試試吧!做豆腐所需要的原料和模具,淘寶都有銷售,購買也超簡單的!這是我做的第三塊豆腐,做第一塊時,攪拌過度,導致凝固物成渣狀,做出來的豆腐也跟豆腐渣似的。後來我又看了幾個影片,找了一些資料,第二次做的時候已經像模像樣的了。這是第三次製作,完全能入眼了吧!多圖詳解滷水豆腐的做法——滷水豆腐++++++彩椒豆腐丸做什麼東西都是這樣,多學習,多總結,多動手,沒有啥難的住你!

時間:30分鐘-1小時
食材
幹黃豆 110g
清水 30g
鹽滷 3g
自制豆腐 200g
彩椒 30g
洋蔥 15g
雞蛋 1個
麵粉 20g
少許
胡椒粉 少許
香油 少許
烹飪步驟
  • 步驟 1/24
    原料: 豆漿原料:幹黃豆110克,清水1100ml 滷水:鹽滷3克,清水30克 工具:豆漿機、豆腐盒 (比例說明:幹豆與清水的比例一般在1:10,溼豆與清水的比例大約在1:2,用豆漿機制作的話,量不會大,用100克左右的豆子即可 鹽滷與清水的比例為1:10,攪勻後點入) 幹黃豆挑揀後浸泡。 (冬季約10小時,夏季約6小時,掌握不好就捏開一個看看)
  • 步驟 2/24
    將浸泡好的豆子沖洗乾淨,控幹水份放入豆漿機內。 (將黃豆沖洗乾淨,注意把浸泡豆子的水一定要替換掉,沖洗乾淨)
  • 步驟 3/24
    倒入清水。 (做好吃的豆腐,一定要用好喝的水,我用的是淨化水,甜度比普通自來水好很多)
  • 步驟 4/24
    開啟豆漿機生磨豆漿功能,煮豆漿。 (不用豆漿機的話,就用料理機將豆子與清水混合磨漿,這樣可以做多點,豆漿機一次的量只有200克左右)
  • 步驟 5/24
    工作完成。
  • 步驟 6/24
    將豆渣濾出來,可以留著做豆渣餅、蒸豆渣饅頭等,營養豐富呢! (豆漿機自帶的這個小東西,我一直不知道是幹啥用的,一直用勺子壓,那天突然靈光乍現,想出了答案,太聰明瞭,我是說美的豆漿機公司,不是我哈)
  • 步驟 7/24
    將豆漿機過濾三遍,這個過程完成,豆漿的溫度基本上就已經降到了85度了,可以直接點滷。 (豆漿一定要多過濾幾遍,這樣做出來的豆腐更細膩。做豆腐點滷水的適宜溫度為85度,如果用豆漿機做,等你濾好,溫度基本降下了,可以直接操作,如果是先過濾後煮開,就一定要等降溫才能做)
  • 步驟 8/24
    鹽滷用10倍的清水化開。 (每500ml豆漿,放1.5克鹽滷。鹽滷與清水比例:1:10)
  • 步驟 9/24
    用勺子挖少許鹽滷水,順時針方向輕輕攪入豆漿內。 (攪入時要輕輕地,不要太大力,太快速,一勺一勺的,慢慢攪入,看到絮狀物時就停止就可以了)
  • 步驟 10/24
    出現絮狀物時,停止點入滷水,也停止攪拌。 (攪拌要輕輕地,幅度不要過大,否則呈渣狀,做出來的豆腐組織粗糙)
  • 步驟 11/24
    將豆漿放入烤箱內,加溫靜置10分鐘左右,至凝固成大塊。 (這裡可以常溫靜置等待結塊,個人感覺加溫後,效果更佳)
  • 步驟 12/24
    將塊狀的凝固物舀入豆腐模具中。 (這個模具是豆漿機自帶的,因為模具小,孔看著也夠密,所以我沒有鋪棉布,如果用大孔的豆腐盒製作,記得一定要鋪上布,以防漏光哦)
  • 步驟 13/24
    蓋上蓋板。
  • 步驟 14/24
    將另一部分盒子裝滿清水,放在上面,擠壓定型。 (上面放重物,會擠壓出水分,讓豆腐成型,壓的力度大小,時間長短,決定豆腐的口感。時間短,物不夠重,水分出來的少,豆腐則口感嫩;時間久,擠壓力度大,則擠壓出來的水分多,豆腐口感更紮實)
  • 步驟 15/24
    將豆腐倒出來,就可以了。
  • 步驟 16/24
    剛做好的豆腐,趁熱,淋上點生抽,香油,撒點小蔥碎,就可以直接吃了,很好吃哦!
  • 步驟 17/24
    再來分享一種豆腐的新吃法——彩椒豆腐丸。 這丸子鮮鹹味濃, 顏色金黃, 軟糯可口, 咬開能看到潔白的豆腐和彩色的柿子椒, 可以做給小朋友們吃!
  • 步驟 18/24
    原料: 青紅黃彩椒各10克,洋蔥15克,豆腐200克,雞蛋1個,麵粉20克,鹽、胡椒粉、香油各少許
  • 步驟 19/24
    豆腐抓碎。
  • 步驟 20/24
    加入彩椒粒、洋蔥粒、麵粉、雞蛋、胡椒粉、香油。
  • 步驟 21/24
    將其抓勻。
  • 步驟 22/24
    用手握豆腐餡,令其自虎口處擠出,表面呈圓形。
  • 步驟 23/24
    油溫7成熱,用勺子挖豆腐丸,放入鍋內。
  • 步驟 24/24
    炸至金黃色,出鍋即可。 (看顏色出鍋即可,火力不能過大,否則容易糊哦)
小貼士

1、比例說明:幹豆與清水的比例一般在1:10,溼豆與清水的比例大約在1:2,用豆漿機制作的話,量不會大,用100克左右的豆子即可。鹽滷與清水的比例為1:10,攪勻後點入。

2、做好吃的豆腐,一定要用好喝的水。

3、豆漿一定要多過濾幾遍,這樣做出來的豆腐更細膩。做豆腐點滷水的適宜溫度為85度,如果用豆漿機做,等你濾好,溫度基本降下了,可以直接操作,如果是先過濾後煮開,就一定要等降溫才能做。

4、每500ml豆漿,放1.5克鹽滷。鹽滷與清水比例:1:10。

5、彩椒可以儘量準備多點顏色,更好看。

5、攪入時要輕輕地,不要太大力,太快速,一勺一勺的,慢慢攪入,看到絮狀物時就停止就可以了。

6、出現絮狀物後,略加熱,凝固效果會更好。

釋出於 2019-10-31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