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太陽魚丸
8272 熱度 136 收藏
pedal秀美

微信公眾號“寶寶營養輔食”,收錄了我給寶寶做過的500道營養輔食,有了這500道輔食菜譜,不再為寶寶吃啥而發愁。小思媽媽會在這個公眾號分享6-24個月的寶寶輔食。

陽光明媚的春天,徐徐微風還沒叫醒花兒們,倒是讓我心花先綻放了。就該做一道陽光點的料理,來配合這個充滿陽光的季節。

為什麼說愛吃魚的寶寶更聰明呢?因為在魚肉的脂肪裡含有大量的多不飽和脂肪酸,比如如EPA、DHA,它們能夠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保護視力。

但要怎麼給寶寶做魚肉吃?可以讓魚肉變得更好嚼。我想到了以前特別愛吃的魚丸,發覺魚肉變成魚丸之後,不僅好嚼,還很鮮美呢。特別是像魷魚這樣特別不好嚼的魚肉,把它做成丸子吃,好嚼好吸收。而且魷魚沒有魚刺,就不用擔心寶寶會被魚肉卡到啦

把魚肉做成魚丸絕對是魚肉輔食的經典吃法。這次我再改良了一下,魚丸是用高蛋白低脂肪的新鮮魷魚做成的,在魚丸裡包上蛋黃,咬下一口非常地漂亮。可以說,是我吃過最鮮嫩的魚丸,我為它取了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太陽魚丸。

食材
魷魚 100克
雞蛋 2個
西蘭花 25克
胡蘿蔔 20克
烹飪步驟
  • 步驟 1/20
    準備食材:魷魚100g,雞蛋1個,西蘭花25g,胡蘿蔔20g,玉米澱粉5g,蛋清水許。PS:魷魚的重量是指去掉頭和內臟清理乾淨後的重量哦~~提前準備一個煮熟的雞蛋和少許生的雞蛋清,做魚丸的時候會用到。
  • 步驟 2/20
    先把魷魚的內臟和魷魚頭去掉,然後清洗乾淨,最後再把外面的魷魚皮撕掉。PS:去掉外皮可以讓魷魚丸顏色更白淨,要不然做出來的魚丸顏色灰溜溜的。
  • 步驟 3/20
    將魷魚的軟骨剔除。PS:魷魚中間那根透明的像塑膠一樣的線就是魷魚骨,因為它特別硬不能食用,我們要將它剔除乾淨,防止寶寶吃進嘴裡被噎到。
  • 步驟 4/20
    之後用刀將魷魚切成小塊。PS:切成小塊兒再放進攪拌機可以讓魷魚斷筋,更容易被攪成魚蓉,而且不傷攪拌機刀片。
  • 步驟 5/20
    分兩次把魷魚攪成魚蓉。
  • 步驟 6/20
    攪拌好的魚蓉非常地細膩,做出來的魚丸也是嫩得不要不要的!
  • 步驟 7/20
    提前將蛋黃、蛋清分離好,取20g雞蛋清。
  • 步驟 8/20
    在魚蓉中加入3g澱粉和蛋清。PS:蛋清不要一下子都加進去,要分次慢慢地往裡加(每加一點就攪拌一下),這樣可以控制蛋清的總量,不要讓魚蓉變得太稀。如果魚蓉太稀了,就不成團不成丸子了!(這裡劃重點嘍,蛋清一定不能加得過多,液體太多,魚蓉太稀,是團不成丸子的首要原因)加入澱粉是為了增加魚丸的粘性,這樣更容易成型。對蛋清過敏的寶寶,可以少加點清水在裡面。
  • 步驟 9/20
    用筷子攪拌魚蓉,讓魚蓉上勁。PS:關於調味的事情,小思媽媽這裡跟大家分享下,魷魚做出來的魚丸味道非常地鮮,所以不用加調料也好吃。可以先試試不加調料的版本喲~
  • 步驟 10/20
    將煮熟的雞蛋切開,取出蛋黃。
  • 步驟 11/20
    將蛋黃碾碎成蛋黃蓉。PS:小思媽媽覺得雞蛋黃有點幹不成形,所以在裡邊加入了1小勺水和2g澱粉混合,這樣更容易把蛋黃團成小球。
  • 步驟 12/20
    用手把蛋黃蓉團成球。PS:取一小塊兒蛋黃,放在手掌心反覆握緊,這樣蛋黃就聚在一起了,再不斷地把蛋黃修正成一個圓球。這一步不要太有壓力哦,想辦法讓蛋黃揉成個小球就可以了。
  • 步驟 13/20
    取適量的魚蓉鋪在手上,把蛋黃放在魚蓉中間,輕輕地把蛋黃包起來。PS:搓魚丸之前一定要反覆地用流水洗手啊,這樣魚蓉不粘手,才方便搓成丸子。
  • 步驟 14/20
    用手輕輕地將魚丸搓圓。
  • 步驟 15/20
    燒一鍋開水,等到水沸騰的時候放入魚丸,把魚丸煮熟。(我通常都會取一個丸子品嚐一下來判斷它是否煮熟)PS:等到魚丸都浮上來之後,再煮2、3分鐘差不多就熟了。如果魚丸當頓吃不完,可以在這一步冷凍儲存起來,每次做輔食的時候丟兩顆進去煮熟或者蒸熟。
  • 步驟 16/20
    接下來我們要準備配菜啦~西蘭花用手掰成小朵,在開水中焯一下。PS:為了好看,我就沒有把蔬菜切碎。如果是小寶寶吃,要把西蘭花切得碎一些哦~
  • 步驟 17/20
    將胡蘿蔔用刀切成薄片。PS:小寶寶吃的話,要切得稍微碎一些哦!
  • 步驟 18/20
    然後另一起鍋,將胡蘿蔔提前用開水煮10分鐘左右。
  • 步驟 19/20
    放入西蘭花繼續煮5分鐘左右,直至食材全熟,臨出鍋前放入已經煮熟的魚丸。
  • 步驟 20/20
    這樣搭配起來顏色是不是非常漂亮,太陽魚丸的味道也是非常地鮮美呢~PS:雖然魷魚丸子這麼好吃,小思媽媽還是建議每次給寶寶吃2、3個就足夠了哦!而且裡面的蛋黃也不超過1個,量剛剛好!
小貼士

蛋清不要一下子都加進去,要分次慢慢地往裡加(每加一點就攪拌一下),這樣可以控制蛋清的總量,不要讓魚蓉變得太稀。如果魚蓉太稀了,就不成團不成丸子了!(這裡劃重點嘍,蛋清一定不能加得過多,液體太多,魚蓉太稀,是團不成丸子的首要原因)

加入澱粉是為了增加魚丸的粘性,這樣更容易成型。

釋出於 2023-10-20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