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這是幾年前的菜譜,近期出乎意料地受到大家的關注。豆醬我做了兩年,最後感覺還是比預期的差點兒。醬香不夠,估計跟菌種也有關係,單一的菌種無法產生特殊的複合香氣。這個要試的話就要重新購買菌種了。但是這兩年時間精力都有限,就沒有再做。做醬對氣候要求比較高,通常一年只有一次機會,我的經驗有限。我也不是專業人士,所以抱歉很多提問無法回答。希望有興趣實踐的同學一起分享交流解惑共同提高,最後做出好吃的醬^_^
小時候家裡每年都會做醬,夏天的醬爆肉丁、醬瓜都是記憶中的美味。還有醬油,自家的醬油顏色清亮、味道鮮美,拿來拌豆腐、作蘸料,絕非市售的可以相比。
爺爺走後就沒人做醬了。買醬來吃已經很多年,從菜場到超市,試過很多牌子,最後確定好一種,味道馬馬虎虎就這樣吧。直到去年的某一天,誰家廚房飄來一陣一陣的醬香,正在看書的我被這熟悉的味道撩撥得神不守舍,差點兒衝出門挨家挨戶去打聽——這醬是哪來的?我對家制豆醬的思念就此復甦,並蠢蠢欲動地試圖自制。
試過一次自然發酵,感覺太難了:技術、經驗、環境條件都不具備。發酵過程中引來許多小飛蟲,最後生出黑黴,只能扔了。
後來看臺灣人寫的醃菜書,發現原來他們有現成的米粕、豆粕賣,頓時眼前一亮。淘寶搜了搜,只有賣黴好的蠶豆瓣,黃豆卻沒有。不過我找到了菌曲,買了兩種,開始自制豆醬了。
今年是第一次做,一切都還順利。記錄之。
1.泡豆時間不要過長,基本泡開就好。
2.關於煮豆:蒸的豆子水分控制較好,就是時間久。我用高壓鍋煮也不錯,豆裝七、八分滿,水加至一半不用沒過豆子,上氣後中小火煮5分鐘即可關火。
3.豆料堆放不要過高。太厚的話,發酵時溫度容易過高,造成變質。若超過40度,就必須透過翻料、通風、分料、攤薄,儘快把溫度降下來。
4.制曲時室溫最好在25-30度,儘量放在陰暗,不太透風的地方。我放車棚。
5.篩子上最好先墊一層白棉布再放豆,便於翻料。天氣乾燥的話,覆蓋的布儘量保持溼潤但不滴水的狀態。幹了可以噴點水。
6.下醬最合適的季節是在出梅後的暑天,太陽大、溫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