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吃饢是先生回學校帶來的,吃著幹渣渣的就像乾糧並不覺得好吃。第二次吃饢是在燒烤攤上,維族大叔在饢上撒上孜然粉和辣椒麵烤一下配著羊肉串吃,覺得好香呀!第三次吃饢是在新疆餐館,點了一份饢炒肉,炸過的饢金黃酥脆浸著羊肉的汁,讓我愛上了這道菜。從這時開始我會有意識地尋找好吃的饢,後來發現原來好吃的饢不用配任何東西就這樣一塊塊掰著吃,在嘴裡越嚼越香! 當我在美國用烤箱做出這樣的饢時,先生說不知道還有什麼是你做不出的!饢的種類很多,根據和麵方法和新增劑成分、饢的形狀、烤制的方法等不相同而名稱不同。 最大的饢為“艾曼克”(片饢)饢,直徑足有40-50釐米,是饢中之王。 最小的饢為“託喀其”(油饢),做工較為精細,裡面放油、牛奶、雞蛋等,香脆,久儲不壞、不幹,見茶水就酥,是維吾爾族旅途生活中的方便餐,這種饢也作為節日食品。 最厚的饢為“格爾德”(窩窩饢),厚約5-6釐米,中間有一個窩。此外,也用死麵做饢,將清油或羊油揉入面裡,擀薄後烤制;還有一種饢是把冰糖水塗在表面的甜饢。另外還有一種將肉餡和在或包在發酵的麵粉中烤制的饢,俗稱“肉饢”,是饢中佳品。我個人喜歡託喀其的做法,可以直接吃。
溫度根據自己家烤箱調整,隨時觀察顏色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