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愛邊吃邊旅行”,帶著臘肉來旅行。
【臘肉的由來】
據易經關於臘肉的記載,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關於臘肉的起源,無法考證。但在湖南有著這樣的流傳。過去,湖南西部一帶的土家和苗族被稱為蠻夷民族,他們是當年和黃帝為爭奪天下的蚩尤部落後人,由於戰敗,先輩長期隱居到湖南西部一帶深山。過著以打獵為生的日子,最初,他們只是將沒有吃完的野豬肉掛在樹幹上風乾,等到食物短缺時拿來食用。遇到雨天的時候,他們就將肉放在火堆上烤乾食用。人們發現,經火煙燻烤後的肉,吃起來特別香。以後,他們就長期使用這樣的方法處理沒吃完的獵物。
有一年,舜帝南巡時,來到湖南,吃到了當地居民燻烤乾的野豬肉,極為贊嘗,多年後一直念念不忘。直命手下再尋惜日吃過的那種野豬肉,其手下將其命名為惜(xi)肉。直到漢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朝廷封長沙定王子劉義為夫夷侯。劉義開始巡遊三湘,正值臘月,劉義來到湘西一帶,吃了土家人燻烤的惜(xi)肉後,興然作詩。將其改名為臘(la)肉。從此有了臘肉一說。
【臘肉的營養價值】
1、臘肉中磷、鉀、鈉的含量豐富,還含有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元素;
2、臘肉選用新鮮的帶皮五花肉,分割成塊,用鹽和少量亞硝酸鈉或硝酸鈉、黑胡椒、丁香、香葉、茴香等香料醃漬,再經風乾或熏製而成,具有開胃祛寒、消食等功效。
【適用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老年人忌食;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禁食。
【用法用量】
臘肉蒸、煮後可直接食用,或和其他乾鮮蔬菜同炒;西餐中一般用作多種菜餚的配料。
【食用功效】
臘肉性味鹹甘平,健脾開胃。
【小貼士】
1、長時間儲存的臘肉上會寄生一種肉毒桿菌,它的芽苞對高溫高壓和強酸的耐力很強,極易透過胃腸黏膜進入人體,僅數小時或一兩天就會引起中毒。
2、有較嚴重的哈喇味和嚴重變色的臘肉不能食用。
3、質量好的臘肉,皮色金黃有光澤,瘦肉紅潤,肥肉淡黃,有臘製品的特殊香味。
【臘肉的鑑別】
若臘肉色澤鮮明,肌肉呈鮮紅或暗紅色,脂肪透明或呈乳白色,肉身乾爽、結實、富有彈性,並且具有臘肉應有的醃臘風味,就是優質臘肉。反之,若肉色灰暗無光、脂肪發黃、有黴斑、肉鬆軟、無彈性,帶有黏液,有酸敗味或其它異味,則是變質的或次品。
1.臘肉已經是鹹的了,注意用料輕重
2.先把臘肉輕微煸炒,味道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