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自制蛋餃】手工純蛋皮餃子
7.2萬 熱度 69 收藏
南薇孤秋

方子自配,約做25只

食材
【蛋皮】: 適量
雞蛋(小) 5只
1茶匙
【香菇豬肉餡】: 適量
豬肉糜 220G
幹香菇 4朵
5G
白砂糖 1/4茶匙
雞精 1/8茶匙
白胡椒粉 1/8茶匙
花椒粉 1小撮
八角粉 1小撮
現磨粗粒黑胡椒 1小撮
澱粉 30G
烹飪步驟
  • 步驟 1/19
    [準備香菇豬肉餡]幹香菇提前幾個小時用清水泡發備用。因為泡香菇的水要留著拌餡料,所以我用比較少的水泡,這樣可以把泡香菇的水全部利用起來
  • 步驟 2/19
    泡發的香菇撈出瀝水後切丁,泡香菇的水留用(我濾出來90ML泡香菇的水,全部用上了)
  • 步驟 3/19
    豬肉糜220G加鹽5G,白砂糖1/4茶匙,雞精1/8茶匙,白胡椒粉1/8茶匙,花椒粉1小撮,八角粉1小撮和現磨粗粒黑胡椒1小撮,向同一個方向攪勻,攪至感覺肉餡變得有些粘稠的狀態(經常有人留言說我寫一小撮看起來不清楚不的根本沒概念,但是這個真心是實在沒法再量化了....ORZ 一小撮就是手指尖捻一點點,稱不出來也量不出來的,就一點點,而且稍多些或者稍少些並沒有什麼影響的)
  • 步驟 4/19
    少量多次地把90ML泡香菇的水加到肉餡中,每加一次都向同一個方向充分攪勻再加澱粉(我用的玉米澱粉)30G攪至餡料粘稠
  • 步驟 5/19
    加入步驟2切好的香菇丁拌勻成餡料備用
  • 步驟 6/19
    取一個燒菜用的那種鍋勺放在火上燒熱,用筷子夾著一塊焯過水的肥肉放在鍋勺裡面燙一下這個步驟是為了把肥肉部分的油燙出來,作為油脂來使用。我這買不到大塊肥肉的,就用五花肉示意一下
  • 步驟 7/19
    或者也可以用一個耐熱的刷子在鍋勺裡面刷一層油,用豬油會比植物油更香些
  • 步驟 8/19
    雞蛋5只加鹽1茶匙打散成蛋液備用。我用的雞蛋比較小,大概每隻去殼後重量不到50G。蛋液裡面我沒有加任何的澱粉之類的東西,做出來是純蛋皮的餃子
  • 步驟 9/19
    把蛋液倒在刷過油的鍋勺裡面(同時鍋勺一直處於加熱狀態,全程小火 ),用手腕轉動勺子把蛋液鋪開我直接用量杯往勺子裡倒蛋液,也可以用個湯勺什麼的來加蛋液,這樣每次量都差不多
  • 步驟 10/19
    趁蛋液還沒完全凝固的時候立即加入餡料(同時鍋勺一直處於加熱狀態,全程小火)
  • 步驟 11/19
    然後撬起一側的蛋皮往另一側翻折,用筷子在邊緣處按壓(同時鍋勺一直處於加熱狀態,全程小火)翻折的時候還沒完全凝固的那部分蛋液會被推到邊緣的,用筷子按壓的同時受熱,蛋液凝固後就封口了
  • 步驟 12/19
    封口封好了的樣子,邊兒窄餡兒大圓鼓鼓可以站起來的哈如果覺得趕不及在蛋液凝固前完成一系列動作的話可以在需要封口的時候在邊緣補一點點蛋液
  • 步驟 13/19
    離火,這樣就完成了一隻,如圖是反面,因為受熱的時間比較久所以上色金黃這個動作熟能生巧,做幾隻以後速度就會越來越快的~
  • 步驟 14/19
    次完成所有,這些是正面的樣子,顏色比較淺。其實餡料一般是用純肉餡,不作多餘搭配的。我比較偏好香菇肉餡的味道就還是放了香菇,但是香菇顏色透出來的地方不太美觀
  • 步驟 15/19
    這是反面的樣子。剛做好的蛋餃內部餡料是還沒熟透的如果不馬上吃的話我覺得這一步就可以直接放冰箱冷凍儲存
  • 步驟 16/19
    因為餡料是沒熟的,所以吃之前要煮熟。一般我家是放在砂鍋裡面,跟排骨湯啊白菜粉絲啊之類一起煮,並不是這樣單獨煮熟的。
  • 步驟 17/19
    來個煮熟前後對比圖。左邊煮後,右邊煮前煮過之後蛋皮會變大一圈兒,而且自然形成荷葉邊的效果=-=我很喜歡
  • 步驟 18/19
    成品~
  • 步驟 19/19
    成品~
小貼士

蛋餃,顧名思義,就是用蛋皮代替麵皮來包裹餡料做成的餃子

爺爺還在的時候,家裡人會聚在一起過大年三十

但我家好像並沒有講究過年有什麼必須做的東西

湯圓啊、餃子啊、春捲啊什麼的,做哪個,做不做,都不一定

蛋餃的製作過程印象裡就看過那麼一次,當時還不會做飯,居然也看懂了

而且不知為何一直記憶猶新,這麼多年再沒看過再沒吃過都還是記著它的做法

不知道大家家裡是怎麼樣的做法,但我家孃親的做法跟網上搜到的做法差別很大

網上做法基本上都是用平底鍋烙蛋皮,我家的是用一個大鍋勺來做

當然,畢竟在我小的那時候還根本沒有平底鍋這種東西呢

但是我覺得我家孃親用鍋勺的做法即使放在現在也是絕讚的

首先,平底鍋做法的蛋皮就難控制形狀,而鍋勺做的絕對夠圓且大小一致

其次,平底鍋做出來的扁平且餡料少,我家這樣做法做出來的料多圓鼓鼓

要說鍋勺法的缺點的話,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效率偏低,一次一隻,挺累人的

同樣,在我還小的那個時候,家裡做飯估計也沒人用毛刷之類的東西刷油

我家孃親就是用一塊肥肉在勺子裡擦抹,這樣可以控制油量不會過多,而且也均勻方便

雖然我這麼沒臉沒皮地賣命誇是很有王婆賣瓜的嫌疑啦

但實在是覺得這個做法的巧思以及各種細節的處理,真的是有大智慧

我想做蛋餃很多年了,但是擔心宿舍的電熱爐子不像明火那麼好用

然後一拖二拖,這懶那懶的,也就一直沒有動工

前幾天突然又想起這事兒了,當晚決定說做就做

一開始試水只打了兩隻蛋,確定電熱爐加熱沒有什麼問題後才又加量

不過今年我第一次做這蛋餃,手法上還很生疏,做得不夠好

但是看到擺著滿滿兩小盤的時候,內心居然還是激動得不行

激動完以後反應過來一個問題= =我完全都沒概念這個該怎麼儲存

保險起見,我當晚是把生坯放在了冰箱冷凍室凍起來了

第二天特別激動地跟孃親報告說做了蛋餃,然後也問了下儲存的問題

孃親的意思是就這樣生的放在冰箱冷藏室(不結冰那層)放幾天也沒問題的

但後來我想到我這個是打算長期儲存的,不像是以前家裡過年幾天吃完了

所以雖然冷藏短期內是沒有問題,但還是推薦直接就冷凍儲存吧

釋出於 2018-09-04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