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紅燒自制老豆腐
1.7萬 熱度 119 收藏
矯孛蚊緞嫡

豆腐發明至今已有二千一百多年的歷史。豆腐的營養豐富,富含鐵、鈣、磷、鎂和其他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還含有糖類、植物油和豐富的優質蛋白,有著“植物肉”之美稱。還有人戲稱,豆腐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外的“第五大發明”。

豆腐因為其高營養價值,成為了孕婦們營養食譜中一款長盛不衰的材料。但食品危機的今天,又有什麼可以讓人放心呢,尤其是孕育著小生命時。自制豆腐時,選用優質的黃豆,精心的製作過程最大程度的保留其營養價值,無增白劑等多餘的新增劑,讓孕婦吃的更加安心。

此次自制的是北豆腐,也稱之為老豆腐,用鹽滷(食用級別)點制。老豆腐的特點是硬度較大、韌性較強、含水量較低,口感較“粗”,但蛋白質含量最高,宜煎、炸、做餡等。儘管北豆腐有點苦味,但與南豆腐或內脂豆腐相比,其鎂、鈣的含量更高一些,能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還有強健骨骼和牙齒的作用。

時間:1-2小時
食材
黃豆 500g
2500ml
鹽滷 8g
適量
適量
瘦肉 100g
生抽 適量
澱粉 適量
烹飪步驟
  • 步驟 1/28
    挑選出優質的黃豆,浸泡3-4小時(冬天需要增加1-2小時)
  • 步驟 2/28
    泡好的黃豆,瀝去浸泡的水(主料中的2500ml水不含浸泡的水),放入榨汁機中,加入滿過黃豆的水。
  • 步驟 3/28
    點選精細研磨,每次磨1分鐘,休息幾分鐘後再次研磨,反覆3、4次。這次放的500g幹豆有點多,上面的黃豆磨不細,後來是分開兩次研磨才成功。
  • 步驟 4/28
    關掉機器後,用手指輕輕搓揉豆渣,確保研磨後的是較細的顆粒。
  • 步驟 5/28
    磨好的豆渣放在大盆中,加入餘下的水。
  • 步驟 6/28
    準備好濾豆漿的布,底下備好煮豆漿的鍋。
  • 步驟 7/28
    把磨好的豆渣放在布上,讓豆漿因重力自然流入鍋中。
  • 步驟 8/28
    自然瀝下一部份豆漿後,可以用手擠壓布袋,讓豆漿流下。
  • 步驟 9/28
    儘量讓留下的豆渣乾燥。
  • 步驟 10/28
    濾好的豆漿用大火煮開,要注意豆漿會假沸,第一次沸騰後需要再煮2分鐘左右。煮豆漿時最好能一邊攪一邊煮,底下才不容易糊鍋。
  • 步驟 11/28
    煮好的豆漿從鍋中倒出,準備攤涼至80度
  • 步驟 12/28
    豆腐盒洗淨
  • 步驟 13/28
    把布放入豆腐盒中備用。
  • 步驟 14/28
    鹽滷加少量水化開,一邊倒入80度的豆漿中,一邊攪動
  • 步驟 15/28
    當豆漿出現這種豆腐渣的時候,減慢放入鹽滷和攪拌的速度。
  • 步驟 16/28
    蓋上蓋子,放置30分鐘-1小時。
  • 步驟 17/28
    把處理過的豆漿放入豆腐盒中
  • 步驟 18/28
    儘量平放,讓四周都比較均勻。
  • 步驟 19/28
    蓋上布
  • 步驟 20/28
    放上豆腐盒最上的蓋子
  • 步驟 21/28
    放瓶水來自動壓豆腐
  • 步驟 22/28
    壓制1小時左右的豆腐
  • 步驟 23/28
    取出豆腐,就象小時候吃的老豆腐,不過自己做的薄了一點,沒有買的那麼厚。
  • 步驟 24/28
    切開後的豆腐,雖然沒有南豆腐的鮮嫩,但也是緊實,成功。
  • 步驟 25/28
    把豆腐切成1.5cm左右的丁
  • 步驟 26/28
    油熱後放入豆腐丁
  • 步驟 27/28
    放入適量鹽和生抽,翻炒均勻
  • 步驟 28/28
    放入瘦肉沫,翻炒均勻,加少量水,蓋上蓋煮一會,起鍋前放入水澱粉勾芡。
小貼士

1、磨好的豆漿可以過濾兩次,濾完一次加點水再濾一次。

2、豆漿的“假沸”是由豆漿中一種叫皂素的物質引起的。在溫度在80攝氏度左右時,這種物質便會產生大量的泡沫漂浮在豆漿液麵上,讓人誤以為煮開了。可如果此時飲用,就會使生豆漿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劑進入體內。

3、南豆腐和北豆腐,主要是用一個用石膏點而另一個用鹽滷來點,在營養價值和口感上也稍有區別。

4、豆腐本身是高蛋白質的食品,很容易腐敗,做好後應儘快食用。

5、主料的材料是製作豆腐所用,輔料材料是紅燒時使用。主料中的水大約為2500ml,分為兩步使用,磨豆漿時用小部份,磨完後再加入另一部份。浸泡時的水不在這2500ml的量中。

釋出於 2023-06-07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