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陽光照進來了,灑在新年第一餐上的時候,心裡突然沒有了新年鐘聲響起時候的那種失落感了,不再感嘆舊時光的過去,因為,新的陽光已經照進來了。
又是長長的一年路要走了。在廚房裡下餃子的時候,我感慨的說了一句。
這些日子圍繞著年,這話題從電視到家裡,每個人都在說著,初一的餃子一吃,年,算是走遠了,其實這種悵惘的話語,可不是我一個人在說,好多好多的人都在感嘆。
年走遠了,長長的日子還得可著勁兒的奔去。
每年春節第一餐飯,家裡都是這樣吃的,素餡餃子加上面條,從我有記憶起,媽媽就是這樣給我們做來吃的。
小的時候吃不慣素餃子,沒到這個時候,都會被父母逼著,哪怕是吃一個,也要吃下去,還有那麵條,哪怕吃一根也要來那麼一根。吃餃子的時候還在說起小的時候被逼吃的場景,那場景又再現我的餐桌上。
孩子說是沒胃口,不願意吃,和我的媽媽一樣,無論喜不喜歡,讓孩子仍然吃下了餃子和麵條,不慣多少,點到為止。
不管時代走到哪一天,傳承不能丟,中國人講根,到啥時候,不能忘本。
初一第一餐吃素,母親解釋的意義是肉為葷,諧音是“混”,如果吃葷就代表家裡出混人,沒有誰期望家裡會出這樣的人吧?所以,家裡一直延續著年初一第一餐飯吃素的習慣。我想這是不是和佛教有關,吃葷有殺生之念,新年伊始,積德行善還是做人之根本,所以要吃素。面,取長壽之意。積德行善人才能平安快樂,合吃兩樣食物的寓意應該就是平安與長壽了吧。所以,作為媽媽的女兒,要延續媽媽承接過來的習俗,作為我,做好傳遞交給下一代。
我家是先下素餃子和幾根麵條,做好之後,先把上供的餃子每盤三個盛好加上幾根麵條,端到供桌上敬奉,然後母親會念念有詞的將各路神仙和家裡先人全部請回家一起過年,祭拜開始的時候,點燃鞭炮、香燭和燒的金元寶、銀元寶、聚寶盆、搖錢樹,這個場面很壯觀,在家過年的時候,我和妹妹會幫母親在堂屋外面幫忙燒祭品,母親在屋內跪拜,儀式結束後,由小輩向長輩拜年,然後才會開始吃飯。
老家過年講究起早,起早目的是搶財,誰家起的早了,說明這戶人家勤快,所以搶的財多,現在有春晚了,我家除了除夕晚上的晚餐外,會在十二點鐘聲敲響的時候開始祭拜,祭拜完畢後吃新年第一餐飯,等於是在這個時間搶財了。舊時沒有春晚,除夕晚飯後會正常休息,睡下之後,還是要講究一個起早,一般人家會在凌晨三點至五點之間起床祭拜,早的人家一點兩點就起床了。
春節期間走親訪友,見面第一句話問的不是新年好,而是“起來的早嗎?”所以在我的家鄉,每年都有一個最長的一天,就是大年初一這一天,早晨的飯是凌晨吃的,第二頓飯恢復正常時間在中午吃,農村人講究吉利,起床了就不能再睡下去了,如果人倒在床上再睡,代表著今年種的莊稼會倒伏,所以,就那樣的坐著守著,這樣一來,這一天時間可不就長很多了嗎,早晨相當於從初一的凌晨一點開始。很多規矩隨著時代的變遷在慢慢的改變著,在於我來講,感覺這些老規矩給人還是很親切的,有時想刻意的保留不願意去改變。
今年因為不在老家過年,也曾合計過初一第一餐飯吃素還是吃葷的問題,後來商量決定,跟隨老規矩走,無論人在哪裡,規矩不能壞,保留一顆善心還是做人之根本。
老家吃餃子不像圖片裡這樣一碗餃子配上幾根麵條吃的,而是先吃餃子,然後盛麵條,澆上事先前做好的澆頭吃,相當於是平常吃的撈麵,我們這樣做,只是圖省事了,早上吃不多,怕下了面吃不下剩下又要丟掉,所以,只是象徵性的下幾根麵條,讓孩子知道,新年第一餐應該吃什麼。
這是家鄉過年常吃的一種食品,餃子和麵一起下鍋吃,有著吉祥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