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搗鼓美食之前,只是以為自己是在計劃經濟年代留下的習慣,喜歡吃麵食。接觸美食後才發現,自己的菜譜幾乎有一半都與麵食有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下意識的做麵食表現出來的是一種自己對這種食物的偏愛。十幾年前老爸不再吃米飯,每天飯食都單獨準備饅頭面條,以為僅僅是口感上的改變,年紀大了而已。等到了自己面前,才明白,這不僅僅是喜歡,也是身體需要的一種表現,不知不覺中就形成了習慣。對於南方人,每天偶爾有一頓吃麵食,興許還能接受,但一日三餐不離麵食的,真的很少見。當然,體質人群和老弱者另當別論。如今的我,每天沒有兩餐吃麵食,心裡感覺好像空落落的,總感覺沒吃飽一樣。每天大清早忙完家務,第一時間就是揉上一團面,或蒸或煮,只要這樣心裡感覺特踏實,吃起來也特別舒心。不需要太多調料和配菜,一碗白麵,淋上辣椒油和生抽,我也會吃的有滋有味。也許,現在我所需要和接受的最原始的味道,最適合、最撫慰我那嬌弱的胃。
1、麵糰和的稍硬一些便於操作,多揉揉口感也更勁道。
2、配菜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和需要隨意調配。
3、煮熟的貝殼面也可以加入配菜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