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潤餅
8.2萬 熱度 97 收藏
金簰萌帝務

【菜譜細說】古時有三月三和清明節吃潤餅的習俗,這樣的習俗始於春秋時代,和大家所熟知介子推的故事有關,這也是清明節的來歷。清明節,也叫寒食節,古時候在這一天吃寒食,將蔬菜放涼再包進麵皮中包裹食用,這樣的習俗流傳下來,大家便會在清明節吃潤餅來應景。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媧摶土造人,繁衍後代,豫東一帶尊稱伏羲為“人祖爺”,在淮陽(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廟,由農曆二月二到三月三為太昊陵廟會,善男信女,南船北馬,都雲集陵區,朝拜人祖。潤餅作為祭神供品,在這一天食用。中原地區久經歷史變遷以至部分傳統民俗遺失,閩南地區與臺灣地區食用潤餅的習俗乃是由中原地區傳入,保留至今。這樣更證明了臺灣同胞乃是我華夏一脈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舌尖2裡的解說詞:美食的自助旅行,其實不是的,美食的旅行,還是人的旅行。河南淮陽,是人類始發地方,由此地而散步世界各地的人群,必定會將故鄉的食物帶走而流傳,潤餅,隨著人的腳步流轉,落地、生根、發芽、茁壯。潤餅和其他捲餅一樣,也是豐簡由己,菜餚搭配依各家口味而定。我最早吃到這種食物,是在思想家老子故里鹿邑的早點攤上,餅皮是籠蒸的,桌案上擺放著各種菜碼,紅燒肉、綠豆芽、滷豆腐、海帶絲、油炸滷蛋,配料有芝麻醬、芝麻鹽,攤主可以根據食客要求,加配不同菜餚,不同的菜餚,價格不同,這份餅一直到如今,我仍然想念著。自己開始製作美食後,一直想製作一份,以解舌尖上的相思。直到舌尖2的播出,直到深入細緻的瞭解潤餅的前世今生,才真正動手製作。芝麻鹽,是芝麻炒熟後,放在石臼里加食鹽搗碎而成,吃的時候撒在餅裡,多一份醇香。這次製作,採用閩南地帶用芝麻粉搭配,一樣是濃香回味悠長。56個民族一個家,這樣的一份捲餅,讓我們明白,我們的確是一家人,不管走到天南海北,我們都有最初的出發地,這就是根。“萬姓同根,根在淮陽”,一份捲餅,一份尋根問祖情,歡迎各位朋友來河南淮陽尋根遊。

時間:30分鐘-1小時
食材
五花肉 200g
豆腐 200g
麵粉 300g
黃瓜 適量
綠豆芽 適量
滷水 適量
食鹽 適量
花生粉 適量
捲心菜 適量
烹飪步驟
  • 步驟 1/16
    食材圖。
  • 步驟 2/16
    麵粉一半放入盆中,澆入開水,將面燙熟。
  • 步驟 3/16
    另外一半面放入盆裡,加入冷水和成麵糰。
  • 步驟 4/16
    將兩種麵糰揉在一起,製作成2合面。
  • 步驟 5/16
    擀成薄的麵皮備用。
  • 步驟 6/16
    放在平底鍋裡稍微加熱定型。
  • 步驟 7/16
    移入蒸鍋蒸7分鐘備用。
  • 步驟 8/16
    五花肉焯水後,切成長片,豆腐切片,油炸後與五花肉一起放入滷水中,滷熟備用。
  • 步驟 9/16
    捲心菜洗淨切絲。
  • 步驟 10/16
    炒熟後,瀝去菜湯不要,備用。
  • 步驟 11/16
    綠豆芽開水焯熟,加食鹽、醋和芝麻油涼拌。
  • 步驟 12/16
    準備好備用的菜餚,花生用料理機磨粉備用。
  • 步驟 13/16
    取一張餅,鋪上一層花生粉。
  • 步驟 14/16
    放入蔬菜。
  • 步驟 15/16
    放入五花肉。
  • 步驟 16/16
    包裹起來,即可食用。
小貼士

1.用燙麵和死麵和在一起做餅,是為了綜合餅的口感,讓餅軟硬適中。

2.上籠蒸餅,是保持餅的溼潤感。

3.花生粉可以根據各家喜歡改換其他調味料,比如芝麻醬等。

釋出於 2020-09-07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