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米粉糰子
9.9萬 熱度 188 收藏
綺春樹

在我的老家湖南湘鄉,每到立夏的時候,幾乎各家各戶都會磨米粉,做米粉糰子。據說是在立夏這天吃了米粉糰子,一年幹活都有力氣,可以增強抵抗力。我家有口石磨,每年快到立夏的時候,親朋好友和鄰居都會拿了自家的大米到我家來借用石磨,媽媽是個很熱情、很勤快的人,有人來用石磨時,她經常去搭把手,幫忙推磨。我們小孩呢,就在旁邊看著,看著一顆顆的大米被大人一抓一把的放進中間的小窩裡,呼啦啦推動的時候,慢慢就變成米粉沿著石磨邊沿掉下來,覺得是件特別新奇的事。但是大人一般不讓我們去推,說我們小,不會掌握力度,磨出來的米粉粗細不均,影響味道。偶爾大人心血來潮,特許個頭高點的小孩,幫忙往石窩裡放米時,都跟中獎了似的歡呼雀躍,沒被叫上幫忙的孩子們,就只有在一旁眼巴巴的羨慕嫉妒恨的份了。磨好了米粉,媽媽們開始忙活了,留一部分米粉留著做粉蒸肉,其它的都用來做米粉糰子。這時我們就可以幫點小忙了,比如說燒燒火;或是摘摘韭菜,或是媽媽包的時候,幫忙用小勺放餡;各家各戶喜好的味道不同,偏鹹的偏甜的,但無一例外的,基本上都放了炒香的花生碎、芝麻、臘肉,煮的時候都放了自家種的香香的小韭菜。爸爸兄弟姐妹五個,爺爺奶奶、叔叔嬸嬸還有姑姑他們,都喜歡吃我媽做的米粉糰子。哪怕已經吃過飯了,看到有弄米粉糰子,也很願意打包幾個帶走。這時媽媽像是最幸福的人,笑得合不攏嘴,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得到喜愛,大概就是對她來說最大的表揚,辛苦什麼的都一掃而光了。奶奶曾經不止一次說過,這麼多年來,我媽做的菜、燉的肉、做的小吃什麼的,最合她的口味。同樣的東西,甚至是同樣的方法,同一個鍋具,做出來的東西,她都覺得我媽做的最好吃。媽媽特別孝順爺爺奶奶,每次做了好吃的,都把最好的、爺爺奶奶喜歡的拿碗盛好,給送過去,或是接他們過來吃。爸爸說,這米粉糰子看上去普普通通,但實際過程很辛苦,很不容易,且耗時間。每年媽媽開始做的時候,爸爸就讓我去打下手,給媽媽幫幫忙。從小耳濡耳染,我自然也就學會了。只是,在這邊買不到像家裡種的那種香韭菜,我就用剩下的花生芝麻碎代替了。雖然現在大部分都改用機器來打米粉了,但我還是覺得用原始石磨磨出來的米粉最香、最好吃。

時間:1-2小時
食材
大米粉 1500g
臘肉 適量
花生米 150g
芝麻 150g
白糖 150g
豬油 適量
適量
花生油 少許
烹飪步驟
  • 步驟 1/15
    臘肉洗淨焯水切成丁,大米粉秤好重量 花生米炒香去紅衣,用刀切碎或擀碎,個人覺得用刀切更快。 芝麻炒香,稍微擀破皮。把花生碎、芝麻碎和白糖混合均勻。 (這步驟最費時間,我的米粉是媽媽從老家用石磨推的;炒花生米和芝麻的時候,可以邊看電視邊炒,這樣不會覺得太無聊)
  • 步驟 2/15
    鍋燒熱,放少許豬油做底油,下臘肉炒香
  • 步驟 3/15
    小火煸出油份,不要煸得太乾
  • 步驟 4/15
    倒入沸水燒開
  • 步驟 5/15
    水燒開之後,轉中小火,倒入米粉,不停翻拌(我的1.5千克米粉,是分兩鍋弄的),火不能太大,容易糊底,用鏟子不停地翻。翻拌過程中,如果比較幹,可以加少許開水,一定要是開水,不能用冷水或溫水。水也不能太多,多了粉團太稀,捏不成團。自己把握加水量。 此步驟最累人,容易手痠,我和老公、婆婆三人輪流上陣才搞定
  • 步驟 6/15
    直至沒有生粉,米粉熟透。形成不軟不硬的熟粉團
  • 步驟 7/15
    取一個小碗倒入少許花生油,取粉團的時候,沾一點塗在手掌心,可防沾。 揪一塊粉團,搓圓按扁
  • 步驟 8/15
    做成中間略深的形狀
  • 步驟 9/15
    填入一勺餡料
  • 步驟 10/15
    用虎口慢慢收緊
  • 步驟 11/15
    搓圓
  • 步驟 12/15
    依此類推,把粉團做完。 做一次不容易,多包點,放冰箱,隨吃隨煮。我這些用量,一共包了中等大小的糰子60個。幾乎放滿了冰箱一個抽屜,夠吃一段時間了
  • 步驟 13/15
    坐鍋燒水,放入豬油。(煮米粉糰子用豬油煮出來特別香),調入少許鹽提味
  • 步驟 14/15
    水開後,下米粉糰子,大火煮開後,轉中小火慢煮,中途需輕輕推動糰子,以免粘鍋。煮至湯汁發白,加入適量白糖,關火
  • 步驟 15/15
    盛出裝碗,灑上花生芝麻碎即可
小貼士

1、如無石磨磨米粉,也可用料理機之類的研磨功能打米粉;

2、花生米炒香去紅衣時,有個小技巧,用個大點的容器,雙手不停搓揉,把紅衣搓下來之後,換到空間較小的地方(比如洗漱間),開啟落地式風扇對著容器口吹,紅衣很快就全飛了,之後用花灑把地上的紅衣衝一下即可。特省事

3、芝麻炒香之後,稍微擀破皮,會更香,而且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4、煮米粉糰子的時候,鹽不要放多了,只需少量,作用在於突出白糖的甜味。

釋出於 2020-04-17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