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caipu logo
疙瘩湯(寶寶輔食)
8萬 熱度 5 收藏
嬌柔composite

更新了幾期的麵食系列,之前有做過饅頭、餃子、麵條,總想著有什麼特別簡單又好吃的麵食。直到有天晚上餓的突然想喝口熱熱的疙瘩湯,在廚房搗鼓了幾分鐘,就端出來了,滿足的吃著。簡直不要太方便啊!今天就分享給你們。

疙瘩湯的來歷

據說很久以前,一位老婦人去看望已經出嫁的女兒,到了中午該做飯時,女兒卻犯了難,按說母親來了該做點兒好吃的孝敬一番,可一是到訪的突然來不及準備;二來婆家的日子也過得緊巴。可也不想讓母親看出自己的難堪。

女兒靈機一動,把家裡僅有的一點兒白麵盛到碗裡,加一點兒的水,用筷子攪拌成小碎疙瘩;又找來一些土豆、雞蛋、大蔥、香菜等一起放入鍋裡,煮熟後烹了一勺油花,加點鹽,便做成了一鍋濃度恰當香噴噴的湯飯。她小心翼翼地端給母親吃,不料母親嘗後讚不絕口,忙問女兒這叫啥飯,女兒說這是我來到婆家後學會做的飯,名叫“疙瘩湯”。

現在疙瘩湯因為經濟方便又簡單,所以廣為流傳,而且每個地方的都各有特色。我出差在外地的時候就吃過海鮮疙瘩湯、粗糧疙瘩湯、肉丸疙瘩湯。

你可別覺得麵疙瘩麼,有啥特別的。要說疙瘩湯的營養,真的很均衡。有番茄、雞蛋、青菜和麵,維生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統統都在了,搭配的很巧妙。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纖維素,能改變由於我們平時多吃動物性食品而呈現的酸性體質,有助於增強身體的免疫力。

還有一點我之前也不知道,麵粉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族,在酸性環境中,維生素B族是比較穩定的,但加鹼做麵食時,這種穩定性會受到破壞。煮麵條時,大量的營養素會流失到麵湯中,而疙瘩湯可以使麵粉中的多種營養素儲存在湯中,可以很好地避免麵食中營養的損失。所謂“原湯化原食”,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疙瘩湯帶著西紅柿自然的酸味,能夠開胃,即使寶寶沒食慾不吃飯,也會吃幾口。而且小小的麵疙瘩,還能很好的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特別適合給寶寶新增輔食哦。

食材
西紅柿 1個
麵粉 50g
雞蛋 1個
小白菜 1個
烹飪步驟
  • 步驟 1/9
    西紅柿在頂部劃十字刀
  • 步驟 2/9
    在開水裡浸泡3分鐘,皮會慢慢裂開
  • 步驟 3/9
    撕下西紅柿的皮
  • 步驟 4/9
    再把西紅柿切成小丁塊
  • 步驟 5/9
    菜梗切斷
  • 步驟 6/9
    菜葉切斷
  • 步驟 7/9
    分別盛在碗裡
  • 步驟 8/9
    50g的麵粉,一點點慢慢加水,像水滴一樣
  • 步驟 9/9
    一遍快速攪拌,才能攪出小小的麵疙瘩
小貼士

新增要領:

● 這個山藥豬肉腸可以作為寶寶的手指食物來新增,也可以用來配湯、面、粥。

● 媽媽們一次可以多做一點,放入冰箱冷凍3-5天,但一定要蒸熟後儲存哦,這樣可以減少細菌滋生。

黃媽說:

之前我也安利過好幾款香腸,有些媽媽反應說肉腸做出來有點柴,這次我特別用山藥來中和,它豐富的粘液蛋白能夠使香腸入口即化,即使是沒長牙的寶寶,咀嚼也毫不費力哦。

釋出於 2018-06-01
相關菜譜
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