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豆羊羹的故事:(无泪点,无煽情,纯粹就是讲述一个关于妈妈吃食的故事)俺家太后喜欢的零食确实不多,羊羹算是一个,记得好久之前,有人给了一盒京津特产羊羹(羊肝羹),是小条的分个包装,太后边吃边嘟囔:真是能骗人啊,这个叫羊羹?可是根本没放羊肉或是羊的啥啊~~配料表分明写着红小豆,这是挂着羊头卖红豆么?不过挺好吃的,感觉不会增肥,我能多吃些“~~后来她把一整盒包圆了……再后来我提议给她淘一些,她直摇头,说咱俩自己做吧,网上肯定有做法,你不是常说,没有咱自家做不出来的么~~(真是一个会过日子的妈啊~~还有你也过于强大自信了吧)当然中间的过程是曲折的咱就不说了,所以后来有了这私人定制的美味,再后来这个成了我家的拿手点心,再就没有后来了,我觉得太后现在的水平可以自己开店卖了,你说呢?科普一点关于羊羹的小知识:羊羹起源于我国,最早的羊羹是用羊肉来熬制的羹,冷却成冻以佐餐。其后随禅宗传至日本,由于僧人不食肉,于是便用红豆与面粉或者葛粉混合后蒸制,成为一种素羊羹,后来经过长期的改良,在制做过程中加入寒天(一种晒制而成的干菜,煮后凝固成果冻状,与现代的“琼脂”相似)制成炼羊羹,也将羊羹的形状做成长方形。此后,羊羹成为一种以豆类制成的果冻状食品,并随着茶道的发展,逐渐成为一道著名的茶点。周作人先生(鲁迅先生的弟弟)写的《羊肝饼》一文中也有记载:“有一件东西,是本国出产的,被运往外国经过四五百年之久,又运了回来,却换了别一个面貌了。这在一切东西都是如此,但在吃食有偏好关系的物事,尤其显著,如有名茶点的“羊羹”,便是最好的一例。“羊羹”这名称不见经传,一直到近时北京仿制,才出现市面上。这并不是羊肉什么做的羹,乃是一种净素的食品,系用小豆做成细馅,加糖精制而成,凝结成块,切作长物,所以实事求是,理应叫作‘豆沙糖’才是正版。(写到这里,撸主画外音:难道只有这个羊羹么?司南变成指南针,火药变成枪炮~~~呜呼哀哉)
1、煮红小豆的时候提前用水浸泡,可以让红豆更快酥烂,省火省力。
2、煮红豆的时候可以依个人口味加入陈皮或小苏打,太后做就什么都没加。
3、将豆子过筛是个费事活,图省事的可以先用搅拌机打碎再过筛,我们懒得搬工具了,一切纯手工(太后纯手工打造)。
4、琼脂用之前必须用清水泡发,没有黑糖可以用红糖,其实两者是一个东西,就是熬制时间的区别,我常跟太后说,你吃的那个黑糖是不是红糖熬糊了
5、最后再过筛一次,可以让做出的羊羹更细腻,咱自家没有那么多添加剂让它看起来晶莹剔透的,但也可以做得更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