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聊天的時候,發現有好多寶貝過了週歲還是不太願意咀嚼食物,特別是遇到肉類輔食,嚼一嚼發覺嚼不動就給吐出來了。這種情況真的是比較常見,因為在餵養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忽略了去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這不,我還把“國宴”雞豆花稍微改動,變成了適合寶寶吃的雞茸蛋花。雖然是特別家常的做法,但是最大程度地保留食材的鮮香,而且“吃雞不見雞”,外表像質地滑嫩的豆花,卻根本沒用上豆子。喝一口湯清肉白的雞茸蛋花,鮮美的不要不要噠!重點是雞肉經過這樣的做法,變得非常地軟嫩好嚼。寶寶的味覺比咱們大人要敏感得多,所以很多食物不能為了追求更好的口感,大幅度地使用調味品,但是味道可以透過其它方式來彌補。這道淋在高湯上的雞茸蛋花,裡邊加上些蔬菜碎,鮮味自來,口感滑滑嫩嫩的,不用加什麼調料也能讓寶寶吃的津津有味呢!
不是說寶寶週歲前不能加蛋清嗎?為什麼好多食譜中都會用到蛋清?
在之前的確有過寶寶週歲後再新增蛋清這種說法,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即便延遲新增某種食材也不會降低寶寶對這種食物過敏的風險,反而會因為新增得過晚而增加寶寶接受該食材的難度。
如果能夠確認寶寶對蛋清不過敏就是可以新增蛋清的(建議先嚐試蛋黃,確定對蛋黃不過敏後再嘗試蛋清),只是初次新增一定要注意是否有皮疹、腹瀉、嘔吐等不良反應或者過敏情況。
但雞蛋中的主要營養還是集中在蛋黃的部分,蛋清通常作為輔助作用來新增,比如蛋清的加入能讓肉餡更順滑,打發後可以做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