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
青团子是用艾草,雀麦草,草头,荠菜,柳叶等绿色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
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
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
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江南人在清明前后有吃青团的食俗,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
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
在寒食期间,即渭明前一、二日,还特定为”寒日节”。
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有糯米酪、麦酪、杏仁酪扬,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节充饥,不必举火为炊。
现在,青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流传百余年,仍旧一只老面孔。
人们用它扫墓祭祖,但更多的是应令尝新,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
用来做青团的食材有很多,除了可以用柳叶,艾草,雀麦草,草头,荠菜,佛耳草等等,还可以用菠菜,韭菜等绿色蔬菜来制作。青团用料不拘,可以包甜馅的,也可以包咸馅的。非常贴地气。
1.蒸青团的时间根据青团的大小而定。我做的这个比较小,蒸12分钟,焖3分钟即可。
2.青团的馅根据自己喜欢的放,可甜可咸。不包馅也可以的。
3.做青团的食材,多种多样,亲们根据自己的习惯,就地取材。艾叶,草头,雀麦草,荠菜等都可以。
4.没有糯米粉,也可以用面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