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大蒜炒油渣
3.4万 热度 149 收藏
白月光-呀

小时候家里都是吃猪油,每次家里炼猪油的时候,都会有个副产品——油渣。肥肉进入“火之地狱”中榨干自己白晰丰满的肉体,剩下的残渣却是如此的让人垂涎的。它色金黄,香扑鼻,味酥脆,完美的色艺双修,让我口水直流。

而心蓝最喜欢吃的是豆豉大蒜炒油渣,在心蓝看来,这不是一道菜,那太世俗了,这是一幅印象派大师的静物写生,苍翠的蒜叶,金黄的油渣,红艳的干辣椒,墨黑的豆豉,搭配的如此自然,却透射着一种动人心魄的美,让人不忍破坏,却无法遏制食之下肚的冲动。就像欣赏一幅名画,无需任何的赞美,一切都是多余的,你只需顺着画师的笔触去感受,直奔主题即可。一点盐,无需任何调味,油渣独有的醇香在舌尖弥散,配合着豉香、蒜香、辣香,一种能够融化灵魂的味觉感受将心蓝包围,是尤物,是极品。

时间:10分钟内
食材
自炼油渣 50g
大蒜叶 100g
4g
2g
豆豉 适量
自制辣椒红油 2g
自制味素 2g
姜丝 适量
干辣椒段 适量
显示所有食材↓
烹饪步骤
  • 步骤 1/5
    大蒜叶去老根老皮洗净,切斜刀长段待用
  • 步骤 2/5
    坐锅起油,下姜丝、豆豉、干辣椒段、自制辣椒红油炒香
  • 步骤 3/5
    下油渣翻炒2分钟至上色
  • 步骤 4/5
    下大蒜茎,加盐、自制味素,翻炒2分钟
  • 步骤 5/5
    下大蒜叶翻炒2分钟,起锅即可
小贴士

心蓝儿时很好吃,想吃天上飞的就拿几块砖头一把小米去林子里捕鸟,结果每次都因为忘记时间没写作业都免不了老师的责备;想吃水里游的就穿着短裤拎着小桶去河里捞,结果每次湿漉漉的回家都免不了跪搓衣板;想吃地上跑的就偷偷拿着袁叔的猎枪去山沟里打,结果每次拎着野味回家是都免不了一顿“竹笋炒肉”……但是心蓝仍然乐此不疲,好了伤疤忘了痛,记得那时的天很蓝,水很甜,鱼很多,人很纯真……

那时候家里都是吃猪油,每次家里炼猪油的时候,都会有个副产品——油渣。肥肉进入“火之地狱”中榨干自己白晰丰满的肉体,剩下的残渣却是如此的让人垂涎的。它色金黄,香扑鼻,味酥脆,完美的色艺双修,让我口水直流。

油渣成菜简直万能的,做汤、小炒、包包子……五花八门,样样可口,用一句诗来形容,心蓝想到是“浓妆淡抹总相宜”。

油渣包子,面香扑鼻的皮,口感酥香的馅,如此完美的秦晋之好,犹如男欢女爱,行云流水,让人回味无穷。

油渣青菜汤,极其优美的静态画面,无比鲜香的醇厚口感,正应了白居易《暮江吟》中的绝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残阳碧水,让人心旷神怡。

而心蓝最喜欢吃的是豆豉大蒜炒油渣,在心蓝看来,这不是一道菜,那太世俗了,这是一幅印象派大师的静物写生,苍翠的蒜叶,金黄的油渣,红艳的干辣椒,墨黑的豆豉,搭配的如此自然,却透射着一种动人心魄的美,让人不忍破坏,却无法遏制食之下肚的冲动。就像欣赏一幅名画,无需任何的赞美,一切都是多余的,你只需顺着画师的笔触去感受,直奔主题即可。一点盐,无需任何调味,油渣独有的醇香在舌尖弥散,配合着豉香、蒜香、辣香,一种能够融化灵魂的味觉感受将心蓝包围,是尤物,是极品。

白居易有诗云“温泉水滑洗凝脂”,我想白老爷子一定也熬过猪油。没有生活经历的人,决不会用“凝脂”二字形容杨大妹子浑身的肥肉……同时又微觉遗憾,为啥白老爷子没有留下一句咏叹油渣的千古绝唱呢,如此绝味,太可惜了。

现在,生活质量提高了,大家在媒介的引导下,去追寻所谓养生健康,猪油淡出了厨房,廉价的色拉调和之流,高贵的橄榄黄油之流充斥了我们的肠胃。心蓝赞同西木教授的话,猪油才是健康的,心蓝对地沟油、反式脂肪酸、氢化植物油有阴影,心蓝的胃抗腐蚀性也没有那么强悍。油渣,更是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几乎被遗弃在历史的角落,满面尘埃。就连偶尔被心蓝这样的落后分子翻出来,端上餐桌,也会被嗤之以鼻,淹没在澳龙、鲍鱼的光辉之下,独自神伤。就如我们早已淡却的记忆,就如我们曾经拥有的纯真,被抛诸脑后。

曾几何时,我们唱着“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曾几何时,我们见到老人跌倒,会毫不犹豫的将她扶起,不曾退却;曾几何时,我们遇到劫匪,会反射性的挺身而出,不曾胆怯;曾几何时,我们同吃一盒饭,同饮一杯酒,同抽一根烟,不曾嫌弃……这些纯真,这些勇敢,这些记忆,在现实的大染缸里已经沉沦,已经随风而逝,连扼腕叹息的机会也不曾留下,只余淡漠、戒备、冷眼旁观……

心蓝只能祈求上苍,让这个世界上好人多些吧,希望公车上给老人孕妇抱孩子的让座的人再多些,希望敢于把跌倒的老人送去医院的人再多些,希望捐助失学儿童的人再多些……

楚人心蓝怀旧收笔。

罗里吧嗦:

1.炼制油渣时不要炸的太干,留少许油脂在里面口感更鲜香

2.大蒜茎较难炒熟入味,应该先炒大蒜茎再炒大蒜叶

3.豆豉、干辣椒、大蒜叶是油渣的绝配

发布于 2022-10-21
评论
相关菜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