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饺子面
3.6万 热度 167 收藏
没有南山南

新年的阳光照进来了,洒在新年第一餐上的时候,心里突然没有了新年钟声响起时候的那种失落感了,不再感叹旧时光的过去,因为,新的阳光已经照进来了。

又是长长的一年路要走了。在厨房里下饺子的时候,我感慨的说了一句。

这些日子围绕着年,这话题从电视到家里,每个人都在说着,初一的饺子一吃,年,算是走远了,其实这种怅惘的话语,可不是我一个人在说,好多好多的人都在感叹。

年走远了,长长的日子还得可着劲儿的奔去。

每年春节第一餐饭,家里都是这样吃的,素馅饺子加上面条,从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这样给我们做来吃的。

小的时候吃不惯素饺子,没到这个时候,都会被父母逼着,哪怕是吃一个,也要吃下去,还有那面条,哪怕吃一根也要来那么一根。吃饺子的时候还在说起小的时候被逼吃的场景,那场景又再现我的餐桌上。

孩子说是没胃口,不愿意吃,和我的妈妈一样,无论喜不喜欢,让孩子仍然吃下了饺子和面条,不惯多少,点到为止。

不管时代走到哪一天,传承不能丢,中国人讲根,到啥时候,不能忘本。

初一第一餐吃素,母亲解释的意义是肉为荤,谐音是“混”,如果吃荤就代表家里出混人,没有谁期望家里会出这样的人吧?所以,家里一直延续着年初一第一餐饭吃素的习惯。我想这是不是和佛教有关,吃荤有杀生之念,新年伊始,积德行善还是做人之根本,所以要吃素。面,取长寿之意。积德行善人才能平安快乐,合吃两样食物的寓意应该就是平安与长寿了吧。所以,作为妈妈的女儿,要延续妈妈承接过来的习俗,作为我,做好传递交给下一代。

我家是先下素饺子和几根面条,做好之后,先把上供的饺子每盘三个盛好加上几根面条,端到供桌上敬奉,然后母亲会念念有词的将各路神仙和家里先人全部请回家一起过年,祭拜开始的时候,点燃鞭炮、香烛和烧的金元宝、银元宝、聚宝盆、摇钱树,这个场面很壮观,在家过年的时候,我和妹妹会帮母亲在堂屋外面帮忙烧祭品,母亲在屋内跪拜,仪式结束后,由小辈向长辈拜年,然后才会开始吃饭。

老家过年讲究起早,起早目的是抢财,谁家起的早了,说明这户人家勤快,所以抢的财多,现在有春晚了,我家除了除夕晚上的晚餐外,会在十二点钟声敲响的时候开始祭拜,祭拜完毕后吃新年第一餐饭,等于是在这个时间抢财了。旧时没有春晚,除夕晚饭后会正常休息,睡下之后,还是要讲究一个起早,一般人家会在凌晨三点至五点之间起床祭拜,早的人家一点两点就起床了。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见面第一句话问的不是新年好,而是“起来的早吗?”所以在我的家乡,每年都有一个最长的一天,就是大年初一这一天,早晨的饭是凌晨吃的,第二顿饭恢复正常时间在中午吃,农村人讲究吉利,起床了就不能再睡下去了,如果人倒在床上再睡,代表着今年种的庄稼会倒伏,所以,就那样的坐着守着,这样一来,这一天时间可不就长很多了吗,早晨相当于从初一的凌晨一点开始。很多规矩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慢慢的改变着,在于我来讲,感觉这些老规矩给人还是很亲切的,有时想刻意的保留不愿意去改变。

今年因为不在老家过年,也曾合计过初一第一餐饭吃素还是吃荤的问题,后来商量决定,跟随老规矩走,无论人在哪里,规矩不能坏,保留一颗善心还是做人之根本。

老家吃饺子不像图片里这样一碗饺子配上几根面条吃的,而是先吃饺子,然后盛面条,浇上事先前做好的浇头吃,相当于是平常吃的捞面,我们这样做,只是图省事了,早上吃不多,怕下了面吃不下剩下又要丢掉,所以,只是象征性的下几根面条,让孩子知道,新年第一餐应该吃什么。

食材
面粉 500g
韭菜 300g
鸡蛋 6个
粉条 150g
食盐 适量
五香粉 适量
香油 适量
味精 适量
面条 适量
显示所有食材↓
烹饪步骤
  • 步骤 1/9
    韭菜洗净沥水备用
  • 步骤 2/9
    鸡蛋加入少许盐,打散备用。
  • 步骤 3/9
    粉条适量开水烫软备用。
  • 步骤 4/9
    平底锅抹油,锅热下如打散的鸡蛋液煎成蛋皮备用。
  • 步骤 5/9
    将所有的蛋皮煎好备用。
  • 步骤 6/9
    将蛋皮与韭菜用刀切碎备用。
  • 步骤 7/9
    炒锅放油,下如切碎的粉条放入锅内翻炒,同时加入食用盐、酱油少许和饺子料翻炒均匀入味,然后下如蛋皮一起翻炒,最后放入韭菜翻炒,关火。
  • 步骤 8/9
    和软硬适当的面团饧20分钟备用。
  • 步骤 9/9
    像普通做饺子一样,包入调好的饺子馅制作成饺子,开水下锅,和面条一起煮熟即可食用。 忘记拍包饺子的图片。
小贴士

这是家乡过年常吃的一种食品,饺子和面一起下锅吃,有着吉祥的寓意。

发布于 2022-11-02
评论
相关菜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