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香肉丝炒蒜苔
9.9万 热度 715 收藏
顾落影执迷离

妈妈,为了养育我们您辛苦了,好好享受晚年生活,让我们多孝顺孝顺,不留遗憾在人间。祝妈妈身体健康,开心每一天!猪肉又名豚肉,其性味甘咸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成分。具有补虚强身,滋阴润燥、丰肌泽肤的作用。凡病后体弱、产后血虚、面黄赢瘦者,皆可用之作营养滋补之品但多食令人虚肥,大动风痰,多食或冷食易引起胃肠饱胀或腹胀腹泻。对于脂肪肉及猪油,患高血压或偏瘫(中风)病者及肠胃虚寒、虚肥身体、痰湿盛、宿食不化者应慎食或少食之。一般入药均为猪瘦肉。木耳营养丰富,又名黑木耳、云耳、桑耳、松耳、中国黑真菌。其味甘、性平,归胃、大肠经;具有益气、润肺、补脑、轻身、凉血、止血、涩肠、活血、强志、养容等功效。蒜苔蒜苔又名蒜毫、青蒜、蒜苗。大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大蒜素和碳水化合物,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可温中下气、抑制细菌、治便秘、预防、治疗痔疮、抗肿瘤、防脑炎、保肝护肝、预防冠心病、防血栓。唐《本草拾遗》载:“大蒜去水恶瘴气,除风湿,破冷气,烂癣痹,伏邪恶,宜通温补,无以加之。”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载:“大蒜捣汁饮,治吐血心痛。煮汁饮,治角弓反张。捣膏敷脐能达下焦、消水、利大小便;贴足心能引热下行,治泄泻暴病干湿霍乱,止衄血;纳肛中能通幽治关络不通”。大蒜在中医学用作散寒化湿,杀虫解毒。其性温、味辛,主治感冒、鼻塞、肺虚大咳、百日咳、泄泻、痢疾以及肺结核、钩虫、蛲虫等。竹笋,又称玉兰片,在我国自古被当作“菜中珍品”,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等多种维生素,含有人体必需的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和胱氨酸,中医认为竹笋味甘、微寒,无毒。在药用上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尤其是江浙民间以虫蛀之笋供药用,名“虫笋”,为有效之利尿药,适用于浮肿、腹水、脚气足肿、急性肾炎浮肿、喘咳,糖尿病、消渴烦热等,嫩竹叶、竹茹、竹沥均作药用。竹笋还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食用竹笋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并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竹笋含脂肪、淀粉很少,属天然低脂、低热量食品,是肥胖者减肥的佳品。养生学家认为,竹林丛生之地的人们多长寿,且极少患高血压,这与经常吃竹笋有一定关系。

时间:10-30分钟
食材
蒜苔 500g
五花肉 300g
木耳 200g
竹笋 100g
适量
适量
酱油 适量
适量
白糖 适量
半根
4片
1瓣
显示所有食材↓
烹饪步骤
  • 步骤 1/22
    蒜苔洗净备用
  • 步骤 2/22
    竹芛切丝备用
  • 步骤 3/22
    切好的配料装盘备用
  • 步骤 4/22
    木耳泡发备用
  • 步骤 5/22
    葱洗净备用
  • 步骤 6/22
    蒜洗净备用
  • 步骤 7/22
    姜洗净备用
  • 步骤 8/22
    葱姜蒜切好备用
  • 步骤 9/22
    肉切好备用
  • 步骤 10/22
    调配好鱼香汁
  • 步骤 11/22
    烧锅上火烧热
  • 步骤 12/22
    加油烧热
  • 步骤 13/22
    倒入肉
  • 步骤 14/22
    加入鱼香汁
  • 步骤 15/22
    芡粉备用
  • 步骤 16/22
    加入芡汁
  • 步骤 17/22
    另锅加油烧热
  • 步骤 18/22
    下入竹芛、蒜苔翻炒
  • 步骤 19/22
    下入木耳翻炒到熟
  • 步骤 20/22
    炒至菜熟
  • 步骤 21/22
    倒入先炒好的鱼香肉汁翻炒
  • 步骤 22/22
    出锅装盘
小贴士

发布于 2019-10-09
评论
相关菜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