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这边管“千层烙饼”或是“葱油饼”叫“样子饼”,还有个传说呢。
那是唐朝贞观十八年(644),唐太宗东征高丽,率领千军万马,从长安出发,千里迢迢,晓行夜宿,一路向山东赶来。过了胶莱河,走到三合山下,已经是人困马乏,天也黑了。李世民下令,让部队驻扎下来,歇一宿,第二天赶到莱州乘船渡海去辽东。
二十多年前李世民为秦王时,曾在胶东一带征讨过叛军刘黑闼,很得胶东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安营扎寨后,他吩咐手下就近找个老者来,陪他聊聊天,顺便打听一下山东的民情。
可是,将士们在周围寻了个遍,没有一个村庄,只有山下住着三户人家。三户人家中,只有一个老汉。那老汉听说皇帝要见他,吓得浑身哆嗦,两腿发软,走不动了。李世民深知“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的道理,皇帝老子也得靠百姓养着,就说:“看看去!”
老汉见了李世民,五体投地,长跪不起。
李世民把他扶起来,安抚了几句话,问道:“你们这个村叫什么名?”
老汉回答:“没有名,就叫村!”
又问:“你们前面的山叫什么名?”
老汉又回答:“没有名,就叫山!”
李世民哈哈大笑:“你们的村,三户人家,你们的山,三个山头。村名、山名就都叫‘三户山’吧!”
老汉一听,不再紧张了,也笑了起来,连声说好,忙不迭地感谢皇上赐名。
他们说话的工夫,老汉的孙子也站在一旁看热闹,手里拿着一张饼,仿佛那孩子正吃着一本书,揭一张,吃一口,每一张都薄薄的,像一张纸。李世民觉得奇怪,问道:“这饼叫什么名字?”
老汉说:“没有名,就叫饼!”
李世民正想笑,又听老汉说,这饼是他巧手媳子烙的,有油有盐,又香又脆,热吃冷吃都有滋味,放个十天八日不变霉……
听老汉说了这饼的一大堆好处,李世民不由大喜过望。他正愁大军过海没法开火做饭,这不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吗?
于是,就跟老汉要了一张饼回到大帐,号令部队拔营东行,找个大一点的村庄住下来,烙制渡海的干粮。
饼烙出来,大家都说:不光好吃,咸滋滋的焦脆,不用就菜,携带还方便。人们问这饼叫什么名字,李世民也想说:“没有名,就叫饼!”可是,又想了想:凭咱当皇帝的,连个名字都起不上,多丢人呀!随口说道:“照着人家的样子做的,就叫‘样子饼’吧!”从此,外地叫做“千层饼”的烙饼,在胶东一带,就被叫做“样子饼”了。
样子饼卷好后,要往外延推着擀,这样层次才够好。盐适当多加点,更有味道。也可以撒些花椒面在里面,味道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