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制秋梨膏
4.6万 热度 176 收藏
眼睛忘充电燕

一年有四季,有道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秋季是一个“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尤其在秋分之后,阳气、阴津等都要进入收藏、收敛的状态,为冬季做准备。

秋分以后,雨水渐少,秋燥便成为气候的主流。秋燥最易伤阴,引起口咽干燥、咽痛咳嗽、皮肤干燥等症状,因此秋季必须注意固护阴津,养阴防燥。

传承千年的秋梨膏则是秋季必不可少的润肺止咳、生津利咽之物,凭借浓郁的质地、香甜的气味、圆润的口感成为一道经典的汉族药膳。

秋梨膏在民间流传后配方简化了许多,但是有条件的人家熬制秋梨膏时仍保留着许多讲究之处。

上等的秋梨膏要精选原材料,用小火慢炖精煮而成。秋梨首选当年所产的雪梨。雪梨因果肉洁白如玉、似雪如霜、味道甜脆、汁水丰富,被誉为“天下第一梨”。而红枣则要选用个大、皮薄、肉厚、核小的,这样的枣才会甘甜爽口、营养丰富。熬煮梨汁的锅也是极为讲究的,最好用镀上一层锡的铜质锅具熬制,铜锅导热性能好,更适合在火上精炖慢熬。

这次我用的是马牙枣,又称黑枣,相比红枣,它的养血补中作用更强。因为熬制秋梨膏的食材基本都是寒凉的,所以这里的生姜是去皮后再切丝的,所谓是“姜带皮则寒、去皮则热”。用姜的热性去调整秋梨膏的寒热属性,达到不过寒的目的。

熬制的秋梨膏中,添加了一个罗汉果,不仅清肺利咽、化痰止咳,其丰富的果糖口味,还可以减少糖分的摄入。

另外,像川贝这种比较贵重的药材,不能和其它中药一起熬,要在收膏完成后直接加入膏方中。如果混在一起熬制,贵重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会被其它中药的药渣吸收。

值得注意的是,秋梨膏所含的都是养阴生津的凉性药物,所以脾胃虚寒、手脚发凉的人最好少服用。

时间:1-2小时
食材
雪梨 800g
罗汉果 1个
川贝粉 3g
冰糖 20g
生姜 10g
35g
蜂蜜 适量
显示所有食材↓
烹饪步骤
  • 步骤 1/12
    准备好所需食材:雪梨800克、罗汉果1个、川贝粉3克、冰糖20克、生姜10克、马牙枣35克(可以用红枣代替)、蜂蜜适量(因为有罗汉果,甜度已够。不喜甜者可忽略)
  • 步骤 2/12
    将生姜去皮后切丝(所谓是“姜带皮则寒、去皮则热”。用姜的热性去调整秋梨膏的寒热属性,达到不过寒的目的);罗汉果去壳,取出果肉掰成小块;枣子洗净后去核,用剪刀剪成条;
  • 步骤 3/12
    将雪梨洗净后去皮,切块;
  • 步骤 4/12
    用原汁机将梨汁榨出,梨蓉不要丢弃;如果没有原汁机可以用擦板擦出梨汁和梨蓉,总之要把梨汁榨出。
  • 步骤 5/12
    即将梨汁和梨蓉放入小锅中,不需要额外加水哦;
  • 步骤 6/12
    放入罗汉果肉、枣条、姜丝、冰糖,加盖煮开后转小火熬制60分钟左右,
  • 步骤 7/12
    当汤汁变浓稠后,关火放凉后,用滤网将所有残渣过滤,挤出剩余汁水;
  • 步骤 8/12
    放入川贝粉,继续用小火熬制50分钟左右,直至梨汁变浓稠;
  • 步骤 9/12
    离火放凉后,放入蜂蜜搅拌均匀,也可以忽略。个人觉得有罗汉果,口感已很香甜了,可以不用加蜂蜜;
  • 步骤 10/12
    能看到膏汁颜色变深,非常浓稠;
  • 步骤 11/12
    在熬制梨汁的时候,可以消毒容器。将容器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煮开消毒,沥干水分备用;
  • 步骤 12/12
    将晾凉的秋梨膏倒入消毒好的容器中密封,放入冰箱里冷藏保存,取用时注意勺子一定要无水无油,消毒干净。
小贴士

1、上等的秋梨膏要精选原材料,用小火慢炖精煮而成。秋梨首选当年所产的雪梨。雪梨因果肉洁白如玉、似雪如霜、味道甜脆、汁水丰富,被誉为“天下第一梨”。

2、而红枣则要选用个大、皮薄、肉厚、核小的,这样的枣才会甘甜爽口、营养丰富。

3、熬煮梨汁的锅也是极为讲究的,最好用镀上一层锡的铜质锅具熬制,铜锅导热性能好,更适合在火上精炖慢熬。

4、这里的生姜是去皮后再切丝的,所谓是“姜带皮则寒、去皮则热”。用姜的热性去调整秋梨膏的寒热属性,达到不过寒的目的。

5、熬制的秋梨膏中,添加了一个罗汉果,不仅清肺利咽、化痰止咳,其丰富的果糖口味,还可以减少糖分的摄入。

6、像川贝这种比较贵重的药材,不能和其它中药一起熬,要在收膏完成后直接加入膏方中。如果混在一起熬制,贵重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会被其它中药的药渣吸收。

7、值得注意的是,秋梨膏所含的都是养阴生津的凉性药物,所以脾胃虚寒、手脚发凉的人最好少服用。

发布于 2022-03-25
评论
相关菜谱